未来30年,我国绿色低碳融资需求或将达到487万亿元,金融科技在低碳经济转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8月31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下称北京绿金院)马骏院长在《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2)》报告发布…
8月23日,平安银行主办的2022年供应链金融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创无限 链星篇”为主题,诚邀300多位嘉宾,围绕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展开探讨,分享了产融实践的最新成果。 作为主办方代表,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发表致辞,他表示:“只有充分的开放,才能带来丰富的生态,而生态越开…
目前,中国普惠金融有了长足发展。2021年年底,我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约为193万亿元,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已经达到13.8%。 下一步,应进一步健全优化包括财税、货币信贷和金融监管政策在内的多维政策支持体系,激发普惠金融…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 一、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
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8月3日至5日赴陕西省宜君县、印台区调研,召开人民银行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刘国强表示,要持续推进普惠金融试验区建设,改善区域金融生态。 刘国强指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落实中央要求,把做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沙龙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提到,乡村产业振兴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广阔天地。 曾刚认为,银行业下一步要重点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强化对农村产业的支持,特别是…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系统性提出了对各类金融主体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相关指引和要求。 据相关统计,我国“新市民”的人口总量约为3亿,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市民占比超过50%。随着人群规模日渐壮大,年龄结构年轻化,新市…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既有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内部压力,也有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外部冲击。对此,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引领性作用;金融制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需要不断补齐自身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7月12日(星期二)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在答记者问时表示,5月底我们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在《通知》当中明确了4个方面12项具体举措,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个…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6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