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的关系,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金融支持包容性圆桌会议”上表示,推动普惠金融和包容性发展,应维护金融稳定,改进中小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监管。 科技发展之后是否还需要基层银行?周小川认为,这当中存在争论,如…
2021年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国办发〔2021〕5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按照《实施方案》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的通知》(发改…
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4月21日晚,第4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全球政策议程及当前的全球经济挑战等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全球经济继续复苏,但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俄乌冲突及其…
3月2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举办的“从数字化农业保险到绿色乡村振兴——绿色农业保险专题研讨会”上,太平洋产险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ESG办公室主任陶蕾就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具体有三个方面: 一、绿色保险应该以“乘”的模…
3月23日-24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用金融科技创新科技金融》的主题演讲。 董希淼表示,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缺芯少魂”现象普遍,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有助于增强我国信息科技产…
我国地方性中小法人银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一直是服务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推动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将更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 努力实现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质升” 一是提升专…
在防控与肆虐的反复拉锯中,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纠缠已悄然滑至第三个年头。期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被一场场地缘冲突深刻调整,国内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努力寻找稳定发之锚。于是,保障民生需求、扶持小微企业、培植发展元气就有了相较以往而言更加重要的意义,也因此成为了当下和未来金融服务特别是…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正在加速。围绕数字经济信息网络、数据资源、信息通信技术三大关键要素,中国移动着力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赋能整个金融行业,促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安全金融的发展。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化全资子…
绿色金融的框架中包括四个支柱:分别是标准、披露、产品和激励。所谓绿色金融的标准就是它的界定标准,到底什么是绿色的,必须有一套说法。目前为止至少有三套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一是关于绿色信贷的界定标准,二是关于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我们叫绿债目录,第三是绿色产业目录。这三套标准是有机结合的,基…
摘要:3月23日-24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供应链金融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供应链金融的数智化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遇到以下挑战:一是商业情景的异质化、数据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