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金融科技伦理是科技伦理与金融伦理的叠加,二者的叠加与交叉领域带来更加多元化的伦理挑战。本文主要从数据伦理、技术伦理、人才伦理、客户伦理、监管伦理及政务伦理等六个维度探讨把握金融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本文是CFT50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2022中…
摘要:3月23日-24日,“2022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战略专家、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主任王汝芳以《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为主题作精彩发言。他认为我国正在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需要以数字经济的逻辑体系、思维模式,综合考虑其发展趋势…
摘要:数字经济对金融与科技融合提出了非常重大的命题,双方是在共同融合过程打开数字经济新时代,打开数据的重要性,数据的思维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金融业务角度来看,需要越来越多地引入数据的思维和观念来改造跟客户内部的组织和风控的形式。需要在新颗粒度下思考金融与技术融合过程的商业模式,机构与行业的最佳…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小银行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活跃地方经济、服务基层民生、稳定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需要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中小银行来说,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普惠金融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尽快制定出台《普惠金融法》,既是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白鹤祥提出,…
金融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在信息不对称下隐含着较大风险。对金融消费者来说,金融事关身家财富,权益一旦得不到保障或者受到侵害,就会给当事人带来较大的损失,并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稳定。普惠金融的消费者是中小微企业、中低收入者、偏远贫困乡村人群等,他们的权益更应该受到保护。最近几年,有很多非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作为地方金融供给的重要力量,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供给侧的发力尤为关键。两会…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农村是共同富裕的洼地,乡村振兴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普惠金融则是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实践发展中,各地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农村数字普惠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在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满足农村信贷需求上发挥了重要…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伦理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伦理道德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金融科技不断创新发…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提出,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看来,普惠金融聚焦解决弱势群体的投融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