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其试点成效显著,2021年,顺利通过终期总结评估和验收结项,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试点期间,人行西宁中支组织推动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各类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424.74亿元,带动近50万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增收致…
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发展,与保障就业、激发创新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在供给量和覆盖面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9.2万亿元,同比增长 27…
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是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带动地区就业的主力军。2021年以来,大连市银行业机构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过程中,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 从政策部署到产品创新,从在线服务到减费让利,…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如何基于普惠金融视角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是目前摆在商业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商业银行创新授信模式,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或是办法之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中小企业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试验区,临沂市承担着为全省全国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径的重任。 自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聚焦全市农业农村领域普惠金融供需对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末,全市涉农贷…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花,不断进化,久久为功。 纵观人类金融发展历史,普惠金融无处不在,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普惠金融聚焦解决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的短缺难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因此是金融业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
福建省漳浦县将“金融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地,以“党建红”为主心骨和总抓手,指导辖区金融机构深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赋能绿色金融和蓝色金融,绘就“红绿蓝”三色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发挥“党建红”,书写乡村振兴新诗篇 以红色文化为滋养,在深学细悟中把握党史精髓,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如何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便捷性、可得性、安全性,成为一大课题。 常州通过凝聚“1+4”机制,充分发掘人民银行、银保监局、金融局、财政局和常州征信资源,建立健全…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发现,虽然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目前在全球居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着开展业务成本较高、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 如何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便捷性、可得性…
为了进一步纾解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和融资难题,2022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送来了“新年大礼包”,自当天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此前监管层已经两次延长上述两项优惠政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