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普惠金融成为今年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 专家表示,目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下一步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逐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普惠金融市场体系。 …
两会前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要进一步引领普惠金融开拓新局面,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支持乡村振兴,从而引导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也表示,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应更…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如何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金融时报》记者在两会采访中发现,多位代表委员就“稳企业是关键”形成共识。无论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都释放出“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的积极信号。 就金融服务而言…
毕马威中国金融风险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曹劲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通过健全信用体系等举措完善普惠金融长效机制。此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方向。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0.0万亿元,其…
编者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日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三农”融资问题,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盘活农户“沉睡”资产,一直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农村普惠金融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其…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指出新形势下乡村全面振兴对于“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重大意义。通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而言,核心在于全面发挥五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活力和经济作用,促…
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国下一阶段普惠金融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 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
数字普惠金融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普惠金融发展业态,它通过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对于解决金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把更多的金…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就业方式更加灵活多元,日益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力量。“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和核心”,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各类群体的金融可得性,不仅能从整体上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