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国都采用各种措施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韩沂在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表示,目前…
普惠金融的初衷是解决金融供给的社会公平问题,但金融供给不是最终目的,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社会相对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与共同富裕问题,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与进步。就我国现阶段实际而言,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部署普惠金融体系建设。2017年,银监会等11部委联合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银行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等;9月,人民银行发…
最近几年,我国对普惠金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普惠金融事业发展提速。然而,在如何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上,尤其是对由谁来担当普惠金融的主体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不少争议。为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普惠金融的主体。 普惠金融是何种金融业务 普惠金融最早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亮点,在改善金融脱实向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业构成强大冲击,传统金融如何应对互…
普惠金融是国家多层次、多类型整体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分层次、多类型“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普惠金融的词源 中文的“普惠金融”一词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e”(包容金融),Inclusive F…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假问题与真问题 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配置规模和比重不够是假问题。一般说来,实体经济指关乎货物与服务实际生产的那一部分经济,是与金融市场买卖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那一部分经济相对应的经济活动。从行业来看,农业、建筑业、工业、金融以外的服务业,都被认为是实体经济。因此,中国…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风险事件频发,凸显了防控化解风险的紧迫性。正因如此,党中央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尽管大家都意识到防控化解金融风险的紧迫性,但由于对风险症结在认识上不尽相同,因此开出的药方也各有差异。厘清风险乱象背后的症结,统一思想认识,既关系到能否坚持金…
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高发频发,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机制之间矛盾突出。鉴于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不可逆转,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适应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绝不能倒退回到分业经营。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这旨在避免机构整合…
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化繁为简、全面专注于普惠金融,实现普惠金融化,这既是其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金融工作任务最为直接具体的贯彻落实,也是新时代化解我国金融结构与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有效行动。 新时代下中小银行既有扩张模式不复存在 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