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刘克崮:什么样的金融才是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国家多层次、多类型整体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的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分层次、多类型“五位一体”的普惠金融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普惠金融的词源

中文的“普惠金融”一词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e”(包容金融),Inclusive Finance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12月29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宣布2005年为国际小额信贷年后的讲话中,“赤裸裸的现实是,世界上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仍然得不到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无论是储蓄、贷款还是保险,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向公众揭示人们无法全面获得金融服务的障碍……团结起来,我们必须建立能够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水平的Inclusive Finance体系”。

2005年举行的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上,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们认识到“使贫困人口得到金融服务包括获得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尤为必要”,并授权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开始研究金融包容性的障碍,出版了《建立以发展为目标的包容金融部门》(亦有翻译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的蓝皮书,正式提出了包容金融的概念。

联合国文件中使用的“Inclusive”一词的本义是包括、包含、包容,即不排斥。Inclusive Finance全词本义为包容金融,它与“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一词相对应。目前也有国内学者将该词译为普惠金融,这其实是一种主观意向的延伸。在中文语义中,“普”的定义为普遍、普及;“惠”的定义为给予好处、恩惠;“普惠”的广义理解为“普遍惠及”,狭义理解为“普遍恩惠(给予好处)”。将中英两词对照比较后可以看出,中文的普惠金融与英文Inclusive Finance在实质内容上存在着明显差异。Inclusive Finance只有包含、包容之意,没有恩惠之意;而中文“普惠”词义的常规理解是含有恩惠之意的。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使用“普惠金融”的概念。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定义

中文的“普惠金融”可有广、中、狭三层理解:一是广义理解,即服务基层、惠及大众的金融;二是中义理解,即服务草根(小微)经济体的商业可持续金融;三是狭义理解,即享受优惠政策服务于草根(小微)经济体的商业可持续金融。

我们认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就是包容金融,本质上等同于现实中国语境下的小微金融、草根金融、大众金融和城乡基层金融。

理念、功能、性质

普惠金融的理念,强调的是不排斥、包容,即人人应有平等的享受金融服务机会的权利。普惠金融是金融的一种类型,本质上属于市场而非财政范畴,它不是馈赠、恩惠,不是慈善。

普惠金融的功能,是为所有有劳动能力和生产能力、有获得金融服务愿望、信誉良好的小微经济体提供方便、快捷、公平且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性质,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商业或财务可持续的金融,是借贷双方、投融资双方互信、互助、合作、共赢的大众性、普遍性金融。

普惠金融是“五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它是由机构、技术(产品)、监管、基础服务和政策支持五个部分组成的市场体系。具体而言,包括众多、分层、全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多样、适用的普惠金融技术产品体系;中央与地方统分结合的双层金融监管体系;配套、健全、社会化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多元、梯次、协调配合的普惠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服务对象

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被传统金融在不同程度上排斥的经济实体,主要是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镇、社区和村庄的数量众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小微经济体,具体分为三类七层:小微企业(小企业、微企业)、个体自营者(个体工商户、自营就业者)、农户(专富农户、普通农户、贫困农户)。

主体

普惠金融的主体,包括所有为小微(草根、基层)经济体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个人和其他组织。普惠金融主体也是分层次的,按其对应服务的实体经济层次也分为三类七层。

普惠金融的主体是分类型的。按服务业态分为银行(贷款)类、证券类和保险类;按服务对象经济活动性质分为生产性金融和消费性金融;按金融主体所有制分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混合所有制等类别。

普惠金融的技术性、专业性较强,必须有专门的法规政策规范,由专业的队伍运作,由专业的部门管理和监督。

作者:刘克崮(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筹备小组组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会学术指导小组组长、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辽宁省原副省长)

来源:《当代金融家》杂志2018年第2-3期,原题为《普惠金融的词源、定义和定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刘克崮:什么样的金融才是普惠金融?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