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就“高度重视和全面发展普惠金融”提出建议。 金李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居民的收入,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调研中发现,由于居民财富管理知识不系统、对金融产品不了解、无法克服决策偏差等原因,未能充分利…
如何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普惠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补齐…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设施,征信体系能够改善信息对称情况,降低交易成本,巩固普惠金融的运行基础,提升服务效率和供给水平。特别是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要素潜能释放的当下,征信体系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赋…
WEMONEY研究室:国内外对金融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是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金融健康定义。金融健康主要是指什么?包含哪些内容? 贝多广: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金融健康定义,不同机构和不同学者对金融健康的诠释有一定差别。综合考虑各方的观点,金融健康大致包括居民日常收入基本能覆盖支出,…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围绕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四川银行将依托自身优势,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特色化服务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助力我国构建广覆盖、多层次…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副院长莫秀根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站在十年的历史节点,普惠金融的需求侧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广东推进的“百千万工程”意在振兴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广东的金融机构应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在立足当地特点开展特色化经营、推动…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如何通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近日,新华财经记者专访了微众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南青。他表示,作为数字原生银行, 微众银行以…
1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小微企业金融健康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 通过对2349份有效问卷的深入研究,《报告》发现,小微企业样本中有七成存在外部融资需求,首要目的是为了补充流动性资金,这与它们面临的现金流困…
摘要 过去十余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都有显著提升。展望未来,要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关键要将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协调起来,以制度环境为基、模式创新为核、数字技术为翼,健全让金融机构“敢做、愿做、能做、会做”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普惠金融的…
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分别于1月28日、1月27日在郑州开幕。为充分展现代表委员履职风采,今年省两会期间,大河财立方继续推出“两会财经访谈”系列报道,邀请代表委员讲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履职故事,汇聚两会财经好声音,展望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