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指导,中国银行业协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联合举办的“银行业普惠金融十年发展成果实践案例交流会”在京召开。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邢炜在致辞时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在监管部门科学部署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
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通过构建多层次供给格局、优化产品服务、丰富融资增信手段、完善政策制度,县域和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展望未来,普惠金融工作应围绕新要求、新机遇、新策略,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大范围上实现…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益强就如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表示,银行业应坚持秉承“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努力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覆盖度。既要做到将现有基础做实、链条做长、品质做优,更要主动作为,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国计民生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 …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所在,事关就业与民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打造独具特色“双轮驱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协同经营管理模式,构建横跨城乡、点多面广专业服务网络,打造“农银e贷”四大产品体…
3月5日,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 在谈及普惠金融时,林罡表示,作为城商行,要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探索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特色化服务的普惠金融发展…
中央提出金融的人民性论断,揭示了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和必要性。金融是对货币的管理,只有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货币管理,通过货币管理为人民谋福利,才能体现金融的人民性。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有效不可质疑,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这种失灵往往表现为金融对弱势群体的排斥。在市场配置的前提条件下,引导…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财联社记者围绕普惠金融等话题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国家外汇局辽宁省分局局长付喜国进行了采访。 付喜国表示,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不断提升…
3月6日全国两会进行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五篇大文章”,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为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融学院院长、农工党河北省委副主委杨伟坤提出了有关建议。 探索更加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杨伟坤建议,一是充分发挥…
3月4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就“高度重视和全面发展普惠金融”提出建议。 金李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居民的收入,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调研中发现,由于居民财富管理知识不系统、对金融产品不了解、无法克服决策偏差等原因,未能充分利…
如何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普惠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