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最早由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其核心内涵是共享与普惠,旨在建立有效、全方位、更具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让金融弱势群体同样能够获得均等的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在我国农村二元经济背景下,因缺少获得金融资源而导致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成为阻碍“三农”发展的短板。如…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从服务内涵上看,重点在小微企业,难点在一般农户和精准扶贫,普及在消费金融领域。从发展掣肘上看,主要在小微企业、个体户、农户这一类型群体缺乏征信数据记录和信用验证支持,无法纳入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中量化评估,缺乏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手段。在无法量化风险、无法做实…
作为扎根川蜀已逾百年的金融排头兵,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及地方发展需要,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业立行之本,将“践行普惠、扶小助微”作为战略发展使命,积极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头雁效应”,瞄准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薄弱群体,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创新产品服务体系。 十年以来,四川中行已…
7月伊始,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四川中行”)普惠金融线上贷款申请平台正式投产运行。该行秉承“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理念,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多渠道场景”的科技模式,创新推出全新的线上服务平台,将有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普惠金融“痛点”“难点”的破解,更…
近年来,中行黑龙江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聚焦普惠金融,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打造了集信贷工厂、跨境撮合、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等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模式。截至2018年年末,中行黑龙江分行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增…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发挥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作用,开展普惠金融,2018年,中行山东省分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分部,并在16家分行成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形成了独具中行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近两年来,随着银行、资产投入方、消费金融、金融科技赋能方等不同类型的公司纷纷走到服务小额分散客户的第一线,一批对普惠金融有着深度分析与实践的行业人士对于科技如何赋能打造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技术如何降本增效、银行与助贷类机构合作风控边界等问题有着清晰的理解与思考。 7月12日,在由证券时…
金融科技主要是找到替代性的融资方案和渠道,在传统机构借不到钱,可通过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平台借到资金,解决获得性的问题。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行业本身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要通过为民营企业找到好的信贷资源来解决贷款问题。找到信贷资源后就能有效盘活现有资源,而不是派生新的资源。 …
8月2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党媒平台”)、微众银行合作编写的《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于8月2日在北京发布。发布会上,2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四大特征 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液”,血脉通畅经济就能行稳致远。 一般来讲,大企业贷款融资,金融的渠道是畅通的。但是,要想让金融的“血液”流入小微企业,或者满足普通百姓的金融需求,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国有近14亿人口,小微企业大约有7000万家,数量多分布广,金融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