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住房要回归居住属性,并提出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将成为未来我国房地产和住房制度的顶层架构。 强调住房的公共产品属性,强调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不能撇开金融制度的创新和跟进。 近期,建行、中行等国有大银行开始介…
继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网络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后,各地陆续开始针对现金贷业务进行调整。 11月29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协会表示,不具备放贷资质的互联网金融单位应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并向协会提交存量业务处理方案,合理…
中国未来所要构建的现代经济体系,我认为至少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第一,现代制造业、现代装备业、新兴产业必须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用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这种简略的划分方法,中国制造业即第二产业的后端部分一定是越来越发达的,服务业占比也会提升的。这样的产业结构将…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山东德州市中心支行切实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的撬动作用,督导金融机构增量扩面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帮助扶贫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降成本”,推动贫困户提高致富能力“补短板”,聚焦支持现代农业“调产能”,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让扶贫生产经…
近年来,数字化普惠金融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信息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在普惠金融试点过程中,注…
广大小微企业向利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形成了“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研究报告指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数为29万亿元,还有2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等待银行业去拓展 党的十九大给银行业指出了转型发展方向。在新时代,银行业需要更好地转型普惠金融,让资金下沉,进一步提…
普惠金融应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当前,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打着普惠金融旗号,实际上却抬高了融资成本,还有的干着与普惠金融不相干的业务。对这些金融乱象,我们有必要重拳整治。 对于公众而言,什么是真正的普惠金融、我们要建设怎样的普惠金融体系呢? 我认为,建设中国特色…
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宏观形势下,通过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方式来补足传统金融服务短板已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的深度应用,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将不断降低,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三农”等普惠金融主体的效率在快速提升。 助力“降门槛+提效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在很多人看来,普惠金融仍属于传统金融范畴,很难与小康社会联系起来。201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在近日召开的2017年中国国际普惠金融论坛上,与会专家探讨了监管能力提升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强调要实现监管全覆盖。监管全覆盖,普惠金融领域不可成为空白。同时,技术融入金融的各个领域、数字经济的高度发展让金融呈现脱媒趋势,极大地提升了风险等级,让人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