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山东诸城农商银行:用普惠金融之笔绘就乡村共同富裕蓝图

 

农商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在推进普惠金融、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要着力构建具有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金融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要。要打破金融产品同质化、单一化的壁垒,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打造具有农商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深化改革发展。强大的顶层设计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发展普惠金融要因地制宜给予信贷支持,围绕当地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规划,跟进信贷服务。近年来,诸城农商银行围绕诸城市“大田调大棚、山地调林果、零散调规模”工作规划,对大型带动主体,如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综合体等经营主体,通过积极引入省农业担保、政银担、再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进行信贷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规模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特别是政府重点培育园区等农业大户,探索建立以信用贷、家庭贷为基础,以“1+ N”组合为担保的信贷投放模式;对农业科技型人才,以创业贷、消费贷等产品给予信贷支持。同时,发展普惠金融,农商银行要充分发挥党建共建的沟通桥梁作用,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加强与部委办局、乡镇党委、企事业单位的良性互动,通过“整村授信、无感授信、网格化管理”等方式和举措,促进党建工作与支农支小相融合,与履行社会责任相融合,更好地推进普惠金融在金融精准扶贫和金融服务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的工作。探索将联建社区打造成综合型服务驿站,增设金融服务咨询窗口,选派客户经理驻点办公,接受村民金融知识咨询、支农惠民业务办理等相关金融业务。

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强化产品创新。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是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永恒课题。一是要坚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聚焦财政金融融合政策,扩大金融支农效应,助力破解难题,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土地规模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要继续加大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和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加快补齐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要着力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利用农商银行手机银行、网上申贷等便捷的金融服务让百姓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服务,享受7×24小时的贴身服务,提升客户互联网金融运用能力,推进金融互联网化,为创新提升乡村振兴“诸城模式”贡献农商力量。

以提升服务为追求,创优服务品牌。金融服务只有和乡村真正衔接,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要建立健全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挂职乡镇金融副镇长和社区、村庄“金服专员”制度,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熟悉农业农村工作及金融业务的党员干部,下派至各镇街、社区、行政村,充实干部队伍力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资金资源和金融助理人才优势,以融资融智并举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创业、乡村能人,全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要“量体裁衣”制订支持乡村振兴项目方案,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深入推进“鲁担惠农贷”“党员先锋贷”“退役军人贴息贷”等贷款产品,加强对“三农”项目金融支持,有效促进农业产业与金融服务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组织开展“千企万家共走振兴路”“百行进万企”行动,全力打造一批融合“金融+政务+民生”功能于一体的“红色驿站”,擦亮三农服务品牌。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不断推进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依托“红马甲”党员先锋岗,组织业务条线部门成立乡村振兴专职营销先锋队,开展普惠金融夜校宣传,重点宣传防电信诈骗、反假币、反非法集资、反洗钱,守住客户“钱袋子”,守住风险底线,全面提升村民金融素养和守信意识,积极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真正以“红色力量”注入“金融动能”。

作者:于云智(山东诸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2-03-25/doc-imcwipii0436514.shtml?cref=cj

 

转载请注明来源:山东诸城农商银行:用普惠金融之笔绘就乡村共同富裕蓝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9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