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城农商银行不断下沉服务,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渗透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各项贷款余额49.2亿元,较年初增加7.2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45.86亿元,较年初增加5.99亿元。
差异信贷支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针对不同人才群体量身定做贷款产品。结合武城县“乡村人才聚集计划”推出“人才贷”,举办“才聚贝州 银才对接”交流会5场;持续创新担保模式,推出“农业保险贷”“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等产品,共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目前累计发放431户1.52亿元;不断拓宽担保范围,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引导企业实现专利商标资产从“无形”向“有形”转化,目前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15户6300万元。二是大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围绕丁王庄葡萄、肖邢王庄“美早”樱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推出“农耕贷”、“助养贷”等实惠多、服务广的信贷产品,累计授信金额2.32亿元;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向“商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向种养植大户、致富带头人、涉农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37亿元。三是打造具有该行特色的绿色普惠金融和低碳产业链金融,用“一揽子”金融服务全力支持暖通空调产业整合发展、新材料(玻璃钢)产业拓展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发展的三大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暖通空调及上下游产业加大信贷支持,目前累计信贷支持1.28亿元。
优化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送到家。一是架起普惠金融桥梁。选派9名支行长挂职副乡镇长、32名客户经理任职村主任助理,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信息群18个,将镇政府分管负责人、特色产业带头人、支行具体联络人全部纳入,做到及时对接项目、反馈信息、开展融资。组织各支行成立“8小时外营销队”,每天利用下班后时间上门服务,同时以驻点办公为抓手,定期携带移动智慧柜员机现场办理银行卡开立、社保卡激活等业务。目前已通过驻点办公、移动金融服务、挂职活动受理贷款申请1580户1.51亿元,对接率达到100%。二是加快网点服务功能升级。推出“会计主管+大堂经理+智慧柜员机”三位一体的厅堂运营模式,持续开展厅堂微沙龙和厅堂主题营销活动,统筹高柜、低柜及信贷区域,对意向客户进行再分流,目前累计开展专题营销活动391次,厅堂微沙龙2586期,通过主题活动和厅堂微沙龙活动,开立银行卡9585张,开通手机银行12536户。在厅堂内外区域设置暖心服务区,提供爱心座椅、宝宝座椅、免费测血压、免费充电等服务;在业务推广中积极搭配营销活动,客户超值体验等附加服务。三是释放业务发展新动能。依托20支移动金融服务队,重点围绕“四张清单”营销和“整村授信”工作,发挥智慧营销系统“精准画像”作用,组织开展驻村服务活动 219场次,累计完成整村授信村庄391个,覆盖面99.24%,授信32.79亿元。以手机银行、移动服务终端、流动银行车、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依托,为农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提供“不打烊”的金融服务,累计支持小微企业主等群体贷款余额达到6.34亿元,较同期增加1.19亿元,增幅23.11%,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4.37个百分点。
主动减费让利,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一是积极用好两项政策工具。制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明白纸)》《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明白纸)》,以学促行,对二项工具全年工作进行规划布置,包括制度制定、主动续贷、按周跟进及持续推广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延期还本144笔,延期本金3.99亿元,惠及118户普惠小微企业;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83笔,贷款金额0.64亿元,惠及447户普惠小微企业。二是持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建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机制,对有需求的客户,开辟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适当“容缺受理”,同时主动对接还款困难企业,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延期还本99户7.91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共办理延期还本67户2.23亿元,其余均为中型企业或非普惠小微企业办理情况,涉及32户5.68亿元。三是积极推广政策性信贷产品。坚持农业经济产业升级,积极对接省农担、社保局、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投放惠农贷款、创业担保贷等产品,在有效解决小微、“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基础上不为企业加负,实现业务规模增量增速。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各类政策性信贷产品2.6亿元,较年初新增1.2亿元。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高鹏
https://www.360kuai.com/pc/955430478077edf83?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tj_url=so_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