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颍淮农商银行坚定普惠金融初心,根植三农沃土,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人熟”的地方银行优势,积极践行服务乡村振兴责任,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为农业农村农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健全“三级互建”,建立普惠金融长效机制
以“党建共创+金融普惠”模式,发挥党组织统领作用,健全三级互建共联机制,通过行领导班子积极与区委、区政府联系,条线部门主动与辖区政府部门、涉农部门联系,各农村支行积极与地方镇政府、村委对接,第一时间获取政策信息,全面开展“扫街式”宣传,形成了由上至下、以点带面、层层发动、协调合力、相互联动、迅速落实的普惠金融长效机制。
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配备从事多年信贷工作且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明确践行普惠金融、提供金融服务、开展结对联动、参与乡村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等岗位职责,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充足人力资源。
抓好“四个提高”,实现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提高“重点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重点支持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农业绿色开发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截至10月末,共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7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6亿元。
提高“精准服务”意识。通过地毯式摸底和蹲守式走访农企、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开展整村授信,精准识别客户,精准匹配产品,提高用信普惠面和获得率。实现授信户一卡在手,随用随取,为农户备足发展钱袋子。截至目前,整村授信已建档9082户,授信4812户、6.26亿元,累计用信3.67亿元。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以前要来回跑银行准备资料,现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办贷,老百姓在家就能申请贷款,真是不敢想。”2021年以来,颍淮农商银行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门服务小分队主动提供上门办贷服务,同时协助开展客户满意度回访、信e付维护等工作,满足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用一抹农商红普惠三农。
提高“普惠服务”意识。为全面改善支付环境,加大普惠金融建设,颍淮农商银行在全辖设立55家金农信e家”,覆盖颍州区11个乡镇(街道),通过流动服务、辐射等方式覆盖的行政村达108个,基本达到颍州区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推进“金农信e家”综合性服务点建设,为周边农民提供查询转账、助农取款、存折补登、电子现金圈存、便民缴费兑换残损币零辅币等基础金融服务,配备智能社保服务机具,满足当地居民社保查询、激活等功能,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延伸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截至目前,金农信e家共计办理助农取款2.84万笔,取款金额777.78万元,非现金交易1.84万笔,金额1256.31万元,签约手机银行833户,定活互转5.3万笔,补登存折4128次,全面覆盖农村居民基本金融需求。
落实“五问于民”,打破普惠金融服务壁垒
全面落实网格化服务,全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村民大会、普惠金融现场会等集中会议,常态化通过乡村大舞台、金融茶话会、民间综艺活动等,宣讲整村授信的意义,营造良好的乡村振兴大环境;支行负责人分片包保到村,与村支书、党员、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等当地有名望人士沟通,贏得关键人物支持配合;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门、张贴明白纸,深入一线问急于民、问难于民、问愁于民、问盼于民、问需于民,全面掌握农户之急难愁盼需,精准滴灌乡村振兴。
以“五问”中搜集的共性需求和特殊困难为导向,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服务,持续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及时疏通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各项难点、堵点、淤点。列好为民办实事“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困难清单”,按照“清单”内容持续完善信贷制度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扎实有效的制度保障;优化内部管理构架,简化贷款审查审批流程,30万元以下贷款全部实现受理移动化、档案电子化、办贷线上化、操作简单化,持续优化办贷效率;充分发挥优势,加快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截至目前,根据省联社乡村振兴产品手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共计创新乡村振兴系列信贷产品和服务42项,用心、用情、用力破解农村农业融资难题。
颍淮农商银行将继续不忘初心使命,坚守市场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凝聚前行力量,把农商银行服务三农的初心烙印在客户心里,把奋进与责任写在颍淮这片农金大地上,为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贡献坚强有力的农商力量。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作者:张玉如
https://www.360kuai.com/pc/9e9af9c6e9ccee250?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tj_url=so_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