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加快弥补农村基本金融服务短板,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统筹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倍增计划”,围绕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与增量扩面,提升站点服务效能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通过加快推进符合金标委要求的标准化服务站点建设,积极对接农村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合理布局多层次的农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务点、综合服务点、智能服务点,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格局,全面消除基层金融服务盲区,实现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全覆盖。
二是紧密结合农村党建、益农信息、电商发展等,统筹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建设服务点“普惠金融+”多元化特色模式,推进站点建设与乡村振兴、政务和商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村普惠金融品牌含金量。
三是聚焦痛点堵点,指导主办银行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着力解决金融供需不平衡问题;聚焦便民利民,积极开展服务点国债销售试点,支持有条件的服务点布放社保卡自助发卡机具,着力拓展服务点金融民生功能;聚焦商业可持续,在溧水区开展创新试点,拓展投资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应用,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是科技赋能增强创新供给。将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与移动支付进行同部署、同建设、全覆盖。增加智能机具布放,进一步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智慧化、现代化程度。依托科技创新,建设完善网络服务平台,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五是针对农村的老龄化、文化水平低等“数字鸿沟”问题,以及电信诈骗、买卖账户、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隐患问题,发挥服务点阵地堡垒作用,聚焦“最后一百米”开展业务推广和经济金融知识宣传,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
截至目前,上述举措已初见成效。
一是“普惠金融+”特色更加鲜明。初步形成浦口石村“普惠金融+党建服务”、溧水渔歌养老服务中心“普惠金融+养老服务”、溧水红色李巷村“普惠金融+红色旅游”、高淳红梅小店“普惠金融+电商服务”等为代表的普惠金融服务点特色模式。截至2021年7月末,南京地区建设升级普惠金融服务点449个,共办理交易54.03万笔,金额3.49亿元;推荐信贷需求354户,实际发放贷款280万元。
二是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指导溧水农商行开发并上线普惠金融服务“掌上通”项目,试点打造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线上预约+线下服务”相结合模式。通过手机线上预约取代服务点手工登记,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客户上门提供金融服务,加快信贷需求获取和审核投放进程。系统上线以来,预约业务191笔,成功办理161笔。
三是品牌效应不断彰显。紫金农商行“幸福驿家”、溧水农商行的“惠民驿站”、高淳农商行“淳信驿站”等普惠金融服务点品牌深入行政村和农村聚居社区,开展新时代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业务宣传和服务,让广大农村居民不但从“家门口的银行”享受到了金融普惠便利、“面对面的宣传”增强了风险防范能力,“送上门来的贷款”还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金融活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百米”冲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大众证券报
http://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908208723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