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天府银行董事会秘书、副行长简颋做客新华会客厅时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是四川天府银行的“立行之本”,近年来,四川天府银行一直积极探索服务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路径和模式,致力于走一条农业金融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组合拳”助力农村脱贫
普惠金融,在国务院公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被定义为“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是重点服务对象。
“我行针对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因地制宜,推出三大创新做法。”简颋介绍,一是创新推出“信保贷+”的扶贫信贷模式。“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保险保证+小额扶贫信用贷款+财政贴息+政府风险基金部分覆盖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加大对贫困帮扶村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
二是,支持创业就业,变“输血”为“造血”。“我行在贫困地区引入优质企业投资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连片脱贫增收,同时选择合作的农业龙头企业为贫困人口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落地‘公司+专合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并利用我行农业贸易类客户和银行合作的线上平台,解决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问题。此外,还引入西南大学、四川农大等科研院校为贫困户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智力’瓶颈。”
三是成立义工队伍,开展扶贫捐赠。“我行于2016年启动‘天府·扶贫济困慈善行’活动,重点对定点支持的扶贫村、贫困户进行扶贫捐赠。2016年10月,我行结合全国第三个扶贫日开展慈善行活动,共捐赠款物224.92万元。”
据悉,截至今年4月,四川天府银行以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约60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合计近100万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12289万元。
“三查制度”防风险
风险防范是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对于普惠金融,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简颋表示,作为地方城商行,首先要做到坚守市场定位,即坚持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其次,我们还要按授信业务全流程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对授信业务的‘三查’制度。”简颋说,“首先是做好授信业务风险前置调查,严把客户准入关,严格控制向‘两高一剩’行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新增授信,选择在当地有良好信用口碑、有配套奖补政策支持、有品牌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第二是强化贷中审批管理;第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授信客户现金流和经营变化情况,强化资金监管,防范授信资金挪用和逃废债等行为。”
“同时,针对小微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小微授信尽职免责政策,松紧有度,在促进金融服务的同时守住风险底线,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大数据风控模型等,在普惠金融服务中建立起更加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真正做到风险可控。”简颋说。
对于未来发展,简颋表示,四川天府银行将不断加强“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主动对接银行,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和良性的融资意识,同时,积极探索服务三农和小微的持续发展路径和方法,打造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客户高度认可度的“支农支小”金融服务特色品牌。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小微和三农客户的贷款获得率,切实提升支农支小效果。
来源:新华网
作者:晏珊
http://news.xinhuanet.com/money/2017-06/20/c_1121178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