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山东青州农商银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的“青州实践”,山东青州创推“无感授信”支持乡村振兴

 

山东青州这座千年古城,现如今正上演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的故事,不仅改善了长期以来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局面,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烦、慢”问题,而且为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注入了“金融元素”。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的“青州实践”正逐渐形成。

人人授信 让金融普惠更深化

杨元军是青州市谭坊镇南傅村一位地道的农民,平常在家种棚,但每年4-6月份却又多了个身份——“瓜经纪”。他告诉记者,他在前段时间的一次收购时遇到了难题。东北的买主还没打过款来,这边瓜农不让车走,自己需要垫款12万元,但自己手头资金又不凑够,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青州农商银行。“近一段时间,农商银行在我们村推广了‘无感授信’,给我授信10万元,我在手机上简单操作一下,几分钟就把差的8万元贷了出来。”

杨元军是当地农户受益于“无感授信”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问题,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牵头文明办、农业农村局和农商行印发《青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暨无感授信实施方案》,融合金融科技和文明信用创评两项支撑,创新推出纯线上、纯信用“无感授信”金融服务模式。据统计,该模式自推行以来,累计已在10个镇街召开了现场推进会,640个村庄完成授信,为21.8万农户授信124亿元,人均授信额度5.7万元,农户授信覆盖面达到52.3%,较采取“无感授信”模式前足足提高了31.4个百分点。

据青州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杰介绍说,青州农商银行开展“无感授信”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位守信有德的村民都能够享受到普惠性金融服务。通过“无感授信、线下评议、用户告知、签约用款”的信贷流程,根据获得的村庄户籍信息,进行标准化信息导入,将18-60周岁的适龄人群全部纳入授信范围,建立农户“白名单”,让大批资产少但信用好的金融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确保普惠金融授信“一户不能少”。

信用变金 让乡风文明更和谐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金融服务与乡村治理深入融合,以金融力量树文明乡风,做实金融服务‘加减法’,为守信者授信、让有德者有得。”对如何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高杰如是说。

据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最重要的就是发挥金融的激励作用,引导乡风文明向上向善向好。具体做法就是做好“加减法”。一方面做好“加法”,创新积分激励机制。该行根据“金融助力乡村文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活动评选结果,建立道德账本,探索建立“文明信用积分”制度,把“身边好人”“乡村好青年”“最美庭院”等群众文明善行量化成积分“存储”,“文明积分”对应不同金融礼遇,将普惠金融与文明乡风紧密结合起来。基于此,参考群众代表评议结果给予3-10万元纯信用额度, 群众评价越高,荣誉级别越高,文明积分越多,授信额度越高,优惠力度越大。另一方面,做实“减法”,开展线下民主评议,成立由村委成员、群众代表组成的5-7人文明信用评议小组,对适龄村民开展文明信用线下评议,设定评议否决项,对存在扰乱社会治安、参与“黄赌毒”、违背公序良俗等10种负面信息的村民谨慎评议,从严把握。据统计,通过文明信用积分制度,授信额度累计增加58.9亿元,人均授信提高了2.7万元,村民文明信用行为真真切切地被“兑换”为真金白银。

“‘无感授信’的推广运用还原了普惠金融的真实模样。它以融资普惠‘硬实力’做优基层治理‘软环境’,做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引导村民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持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推动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说到该项工作创新的意义,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党组书记、行长韩强说。他告诉记者,该支行在积极做好无感授信组织协调推进的同时,还在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政策引导作用,对符合条件的支农类贷款给予全额央行再贷款支持。

线上线下 让金融服务更温暖

“通过运用线上科技手段,让村民贷款实现了‘零跑腿’,通过发挥线下反馈优势,又让线上服务的范围延伸至外出务工农民,让他们远在他乡享受到家乡的普惠金融成果。”高杰告诉记者。

让客户“无感”是授信过程的一大特点。村民无须主动申请,无须提供担保、无须跑网点、无须提供纸质资料,便能获得基础普惠信用体验额度。这种“随用随贷、随贷随还、便捷便宜”的金融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资金支持,极大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让服务“有情”是普惠金融的一贯遵循。据介绍,为将贴心的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的炕头心头,青州农商银行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个一”工程,即构建一个县镇村“三级阵地”服务网络、打造一支专业高效服务团队、推出一份丰富多彩文化菜单、孵化一批独具特色品牌项目、制定一套金融礼遇关爱政策,形成“金融+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体系。通过推行驻点服务,成立了灵活机动的“1+2+3”智慧服务队。即拥有了1支“个人金融工作室”服务队伍;打造了“移动智慧厅堂服务队+农金员”协同机制;构建了“流动服务车+移动终端+移动外拓营销服务队”三项科技支撑。将服务触角从网点下沉至村庄社区,逐村逐户上门“辅导”,让不了解、不会用、想增信的农户第一时间享受到 “一次不用跑”的便捷服务。特别是针对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等专门进行对接,使他们“离土不离农商行服务”。

谈到“无感授信”下一步的工作,高杰沉思后告诉记者,现在,在农区实现全覆盖的同时,我们也将在城区进行推广。因为在广大城区还有很多年轻一代,他们对金融知识知之甚少,如何在大量的金融供给中让他们选择正规金融服务,农商行有责任做好这项基础性金融服务。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宋珏遐

通讯员 陈颖辉 张一明

http://news.iqilu.com/shandong/shandonggedi/20210624/4889659.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山东青州农商银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惠金融的“青州实践”,山东青州创推“无感授信”支持乡村振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