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金专项整治或延期的事情,在业内引起较大关注。记者日前采访部分从业者以及研究机构,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延期整改在情理之中,但行业合规调整的压力依然存在。
持续整改基于多重考虑
互金行业发展至今,涉及领域以及机构众多,以网贷为例,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约2148家。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记者:“机构多、业态丰富,叠加某些业态呈现一定的地域特色,在原定的一年内完成整改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另外,互金创新度高,新产品频出。比如P2P网贷从最开始的信贷发展到如今信贷、车贷、房贷、供应链金融及票据等多业务模式并存,期间校园贷、现金贷等新鲜事物也曾满足了部分人群需求。既定的整改规范属于定式化要求,难以套用在对新事物的整改中。所以,面对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需要重新研究后出台整改要求,这期间的沟通和执行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复杂程度出乎意料,延期或在情理之中。”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说,目前存在的难点有几方面,一是对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的基本特征了解得不具体,许多新的业务模式出来了都要重新分析和认定;二是监管条线的不统一加重了互金业态模式的复杂程度,因此,延期整改给各方一个时间差,寄希望基本面的改善能使互金领域的问题有所软化。另外,从行业监管角度看,要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监管口径对接起来,或是将部门监管的标准协调起来,目前还有困难。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飒认为,互金整改落地难度之大超出预期,各地一线执法和监管部门,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现实困难,逐步推进整改进程,但“大标”、“错配”、“线下团队”等问题并非一日之寒,从实事求是出发,延长整改时间,可以保障较高的整改质量。
整改延期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持续整改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肖飒认为,可谓是喜忧参半,“从互金企业的角度看,对于合规整改已基本完成的企业而言,风险敞口持续,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合规整改尚未完成的企业而言,争取到了更多时间,有利于完成整改而非被筛选出互金队伍。从普通金融消费者角度看,延期可平稳投资人的浮躁情绪。对于6个月以上的投资人而言,整改期的延长,有利于其‘出金’的稳定;对于投资期在6个月之内的投资人,以便则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投资理财安排,以便更客观理性地决策。”
张叶霞分析认为,由于小额业务转型或银行资金存管谈判和技术对接等环节的时间需求较久,大批量平台无法按期完成整改。因此,监管层通过整改延期,为这些平台留足了时间去“合规”,体现了监管层对互金发展的支持及包容,即此次整改确实要做到实质大于形式,不会因为时间紧而对整改要求打折扣;同时也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即整改要基于各地实际情况稳扎稳打进行,避免“一刀切”引发新的风险。
开鑫金服总经理周治翰表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在整治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新业务,一些地方还出台了有地方特色的监管规定。如果接下来整治考虑行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一些延期,对于互金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监管部门是在呵护行业健康长远发展、避免“一刀切”,有利于更从容地应对出现的新问题,也为行业消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监管规定提供了时间窗口。
合规发展压力仍在
“即便是整改延期,看上去给平台更多缓冲时间,但对平台业务和合规调整的要求并没有放松,压力依然存在。”懒财网相关负责人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薛洪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展数据上看,网贷行业仍然处于平稳增长过程中;但从各家平台的产品结构上来看,最近一段时间的确看不到有重要的创新。具体到不同的平台,应该讲大平台忙转型,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小平台忙整改,以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机会。
周治翰认为,以监管制度较为完善的网贷行业为例,小额分散、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相关规定,各平台都在积极推进之中。在合规程度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当前行业面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向合规要发展。平台在合规之后,更需要创新出好的业务模式,突破发展瓶颈。
“未来一段时间,如何做大做强成为企业面临的更为重要的问题,获取安全性高的小额资产、稳步提升获客能力、塑造更加优质的品牌形象、搭建更加安全稳健的运营系统……这些问题都决定着网贷企业的前途。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是薄利的、专业的、服务实体的,从业者要做好认真前行的充分准备。”周治翰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胡萍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if/if/201706/t20170617_11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