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信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地方经济,以“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为支点,积极优化城乡金融生态环境,开通支农惠农金融“直通车”,积极推进全辖城乡整村(区)授信工作,滴灌式普惠金融效能得到有效彰显。
“双基”联姻夯基础。省联社衡水审计中心坚持把彰显普惠金融效能作为出发点,出台《2020年度全面扎实推进“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指导意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要求信用户建档比例保持在90%以上,建档户评级比例达到全覆盖,信用乡镇和信用村评定比例分别达到20%和40%,信用户用信比例达30%以上,每个县创建信用示范点3个以上。坚持基层农信网点和村级党组织“双基”联姻,积极与当地乡镇政府开展战略合作,依托银政联动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体化机制,以扩大信用农户的评级授信和用信为支点,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扩大“共建共赢”成效。截至6月末,已与相关乡镇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10份。
“三信”联动拓外延。持续巩固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示范园区的“三信”创建成效,坚持“大农村”“大农业”“大农户”思维,有效拓展“双基”共建内涵。规范创建流程,着力把“三信”创建作为提升农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同步聚焦商场、市场、社区、园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等潜在优质客户群体创建信用示范区。对创建成功的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示范区及时进行授挂牌,实行年审和动态管理机制,积极落实优惠政策。截至6月末,辖内已创建信用村2873个、信用乡镇45个、信用示范区19个,今年新增“双基”类贷款1.38亿元。
“四区”联合显效能。注重农区、社区、园区、商区 “四区”同耕,在做好农村地区金融普惠的同时,将辖内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社区居委会居民、农户、商户等全部纳入“双基”共建范畴,织密金融服务网。积极开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档、评级、授信工作,推进整村(区)授信。完善城区居民客户经理网格化管理,根据客户生活消费、生产经营、金融产品投资等金融需求及时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截至6月末,辖内共举办整村(区)授信活动19场,走访登记信息2784户、完善客户信息1777户,评定信用等级498户。
https://www.360kuai.com/pc/9a57a90ba3ab0c973?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da20e874&refer_scene=so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