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收官之年,也是疫情影响的特殊之年。五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支持措施,引导推进全社会力量共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发力,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面对今年疫情,浙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在业内率先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六条”措施,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作为一家怀揣着小微金融初心的银行,浙商银行一直将小微金融作为战略业务板块,多年来小微业务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截至目前,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在18家全国性银行中位列第一;已累计服务小微企业超36万户,间接带动超500万人就业。同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质量始终保持优良,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那么,这家银行是如何走实走稳这条小微金融之路的?
专业化服务体系,专注攻克小微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户多、差异性大且信贷风险高。如何更有效的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该行立足实际,选择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打造了一支小微金融队伍,建立了适合于小微企业的融资产品、信贷制度、业务流程及风管体系,既从根子上解决了业务人员”敢贷””能贷””愿贷”问题,又很好管住了小微贷款的风险,成为小微金融服务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截至11月末,浙商银行已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分部28家,设立小企业专营机构182家,专营机构点均小微贷款余额超12亿元,位居全国性银行最好水平。
多元化产品服务,更多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浙商银行围绕效率、额度、期限、担保方式等小微企业关心的问题,设计开发了40余款特色产品,打造小微金融”产品超市”,充分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打破小微客户融资壁垒。
客户王先生想要在南京一家小微园区租厂房,但是资金紧张让他踌躇不决。了解到他的难题,浙商银行客户经理向他推荐了小微园区”5+N”金融服务,以5个定制化子产品解决园区小微企业”要买房,缺点钱””付全款,想按揭””买了房,钱紧缺””新搬迁,开张难””不买房,要租房”等诉求。其中”租金贷”正好适用于王先生。”额度最高到8成租金,期限最长能有5年,2-3天就能到账,这可真是及时雨。”王先生表示。
类似的小微园区服务足迹已遍布全国。截至2020年11月末,浙商银行已累计开发小微园区项目已超570个,授信超700亿元。
智能化服务流程,更好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体验
浙商银行积极运用前沿技术和大数据,以线上化为重点,重塑小微业务流程,加快推动”数字”普惠。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开展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进一步简化续贷客户手续,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快捷、极简体验。
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急、融资难”的共性问题,浙商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推出全线上化产品–“点易贷”,实现5分钟申请、1刻钟审批、0评估费的服务模式,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获知”能不能贷””能贷多少”。
陈女士是杭州一家小型器材公司的负责人,近期签署了一笔大额合同,采购临时需要付款,原来银行办一笔贷款要十几天时间,自有资金周转不过来,心里很是着急。出差时,她无意中在杭州火车东站看到了浙商银行”点易贷”产品广告,手机扫了扫二维码,提交了申贷信息。让她没想到的是,很快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短信并得知了可贷金额,没几天就提款成功。陈女士由衷地感慨道:”浙商银行的贷款又快又方便!”
截至2020年11月末,浙商银行房抵贷、信用通等线上小微贷款业务累计授信超1000亿元;小微客户线上提款笔数和金额占比均超过90%,浙江省小微业务线上抵押登记比率近80%。
践行社会责任传递金融温度
浙商银行始终关注小微企业发展,致力于同小微企业共成长。面对今年疫情,该行在业内率先推出支持小微企业”六条”措施,助力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第一时间明确扩大线上化业务办理范围,推广”非接触式”视频面谈调查。开展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金融需求调研,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服务。
疫情后经济复苏对企业仍有一定影响,下游销路不畅,温岭某工艺品加工厂订单大量减少,部分货款回笼受到影响,出现现金流紧张的情况。恰逢此时,企业在浙商银行的600万贷款即将到期,资金压力骤然加大。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客户沟通安抚,并运用”到期转”产品为客户实现”全自助式”无还本续贷,”秒”减资金周转压力,用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销。同时,全线上化操作为客户提供”无接触”服务,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
截至11月末,浙商银行无还本续贷小微业务累计超过450亿元。自抗击疫情开始至11月末,该行已为小微企业客户办理解困业务10.55万笔,其中,主动续期业务4.32万笔,免除罚息业务1.38万笔;通过线上业务方式办理”无接触”贷款近520亿元。
来源:和讯网
http://bank.hexun.com/2020-12-21/20266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