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兰考农商银行走进开封市首届普惠金融宣传推广大赛直播间,将普惠金融政策、该行扶贫信贷产品、带贫企业农特产品等“干货”送到群众身边,并对普惠金融贷款流程进行解答,营造了浓厚的普惠金融宣传氛围。这仅是兰考县积极推进普惠金融的又一次探索实践。
近年来,兰考县以建设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探索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建设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切实提高了兰考县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为稳定脱贫奔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普惠金融的助力下,兰考县2017年3月实现脱贫摘帽。从2018年开始,“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在省内被复制推广。
搭建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针对传统金融开展普惠金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问题,兰考县运用数字技术,建设了市场化运营的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普惠通”APP,平台面向全部金融机构开放,对接各类金融服务资源,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由单一向多元、由封闭向开放、由垄断向竞争转变,打造线上金融超市,打通普惠金融服务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布局普惠金融服务站,丰富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将普惠金融内嵌于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将村服务站建在党群服务中心,与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打造“基层党建+就业扶贫+普惠金融”三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站,明确主办银行,提供“4+X”服务。“4”即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信息采集更新、贷款推荐和贷后协助管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X”是指各主办银行提供的特色金融服务。据统计,兰考县目前已建成服务站454个,其中数字化服务站2个。
量身打造信贷产品,创新普惠授信体系。农村地区贷款难、贷款贵,表面上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兰考县积极试、大胆改,从培育农民信用记录、破解农民抵押担保难等问题入手,将信贷前置,变“信用+信贷”为“信贷+信用”,创新推出普惠授信小额信贷产品,按照“宽授信、严启用、严用途、激励守信、严惩失信”原则,无条件、无差别地给予每户3万元基础授信。目前,兰考县辖区内银行已与1.6万户农户签订普惠授信贷款合同,授信金额达7.1亿元。
注重信用信贷相长,完善信用建设体系。通过普惠授信,在农户用信过程中,完成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并采取银行客户经理包村、乡镇“两委”协助贷款推荐、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协管员定期走访,对恶意违约和逃废债进行联合惩戒等方式引导农户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实现信用与信贷互促相长的良性循环,进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优化信用环境。截至目前,兰考县已通过农村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录入16.03万农户信息、5708家中小企业信息,92.3%的农户有了电子信用档案。
压实四方分担责任,严密风险防控体系。探索“银行、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四方分担机制,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随着普惠授信贷款不良率上升而递增,银行分担比例随不良率上升而递减,压实地方政府优化信用环境责任,解除银行后顾之忧。兰考县政府根据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创新建立了信贷“隔离”机制,设定普惠授信不良贷款“隔离”容忍点,对超过容忍点的乡镇暂停新增授信,以约束农户、劝勉乡镇讲信用,有效防控了普惠授信中不良资产的潜在风险。截至目前,兰考县普惠授信不良率为1.4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8个百分点。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作者:张李珊
http://news.kf.cn/2020/1027/5045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