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的普惠金融论坛,但是非常抱歉,不能到现场和大家进行交流,我就通过这个视频跟大家交流吧。
我这个题目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我想分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
一、金融应服务实体经济和“双循环”发展需要。
二、金融服务国内大循环。
三、金融开放服务“双循环”。
先讲第一个问题和大家交流,金融要为实体经济和“双循环”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提供服务。
关于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总书记有多次的讲话。在2017年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出,金融要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把它作为出发点,落脚点。2019年,在中央政治局一个专题金融的会议上,总书记提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且很有名的几句话大家都记得叫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新,金融新;经济强,金融强。而且阐述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是共生共融。
关于双循环,大家知道是这一次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在未来的若干年当中,是我们要推进的发展局面。所以,这个发展阶段不仅仅是实体经济要发展,而且是要高质量发展,而且尤其在我们后面五年,到后面再加十年,到2035年,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以我们是一个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新发展格局形成,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阶段。所以,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的支持。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内的环境和国际环境,我们双循环基本格局已经具备条件。
从国内循环来看,从供给角度来看,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我们的工业体系十分完整,可以说全世界没有像我们这么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个表上,所有的工业分类我们都有,还有庞大的1.3个亿的市场主体,1.7亿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所以我们的供给没有问题,从需求来讲,我们更加顽固,14亿人口我们去年人均GDP已经过了一万美元,所以我们中等收入的人群现在已经过了四个亿,这四个亿什么概念?美国总的人口在3.3个亿,所以我们后边再往下发展,我们随着收入的提高,我们这个中等收入人口会更加庞大,或者需求市场的空间会更大。
从投资需求,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镇化在加快,我们的产业升级在加快,我们的中西部的发展潜力空间很大。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我们具备充分的条件,而且潜力空间巨大。
从国际情况来看,相互促进的条件也是非常的清晰。一是对外开放,这是从我们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对外开放是国策,大门不会关。第二,从当下我们整个产业链,我们与国际市场,国际经济,全球经济体系深度融合。所以,我们依赖国际上,可以说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是高度的关联。现在与我们有贸易关系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了120个,在国际市场。未来我们通过发挥国内的需求的潜力,以国内需求牵引带动国内国际的循环和连接畅通,我们可能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会更加放大。所以,我们在五中全会讲,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来打造我们一个新的更高阶段的,开放型的新的经济体制。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未来的五年,对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双循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把这里一些内容摘录一下大家看一下,像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把金融与房地产从实体经济发展来进行均衡,要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金融的普惠,金融绿色,农村金融到最后,金融双向开发。所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双循环,都有清晰地明确的新的要求。所以根据这些信息,我今天讲的内容,就是后面这五句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助推双循环五大支柱4+1,这四大支柱是讲国内为了普惠金融的情怀,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没有普惠金融,我们最终难以使得我们的小康社会持续。
消费金融的方向,这是扩大我们的消费调整结构的需要。现在消费支撑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了。绿色金融的理念,转换发展方式,科技金融的眼光,助推创新驱动。这是四大支柱,如果我们把国内国际情况结合起来,第五个就是开放金融的视野,统筹这两个市场,我下面围绕这个来展开的第一个方面。为了前四个支柱,金融如何服务国内大循环,所以第一点题目是坚守普惠金融的情怀,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家可以看到,今年的疫情对于我们整个经济,尤其这几年经济下行,加上今年的疫情挑战,所以它的冲击非常大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我们的小微更加艰难,所以今年看到金融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支持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2018年总书记专门召开了民营企业的座谈会,所以民营企业提出了一个叫民营经济贡献的56789,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科技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的企业数量,提出了要支持民营经济的六条。
民营经济当中,他们如何发展,我们且不说别的,这八十个城镇就业就依靠他,带动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他们是弱势群体,如何真正帮助支持他们,所以需要我们有普惠金融的情怀,进一步拓展空间,进一步挖掘潜力,拓展广度深度。达到覆盖多层次,高效率,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同时也能缓解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失衡,促进产业融合动能转换技术创新,同时又能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这些问题。当然了,现在我们看到目前这些情况正在改观,我这里有些数据可以看到,从2015年以来,我们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小微企业的支持。所以2015年一季度当时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21.4万亿元,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到41亿元,翻了一倍,所以环境正在改观。
如何进一步深化?三条意见,第一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这个最重要的创新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我觉得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第一是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成本低,而且能够精准的收集信息,获取信息。第二是降低成本,第三是提高效率;第四是能够精准的进行风险的甄别。所以这是第一点,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第二点,我们正规军机构,应当成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无论从他们的能力、规模、抗风险以及专业性等等,它都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第三点,通过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来作为生力军,配合市场,形成适度的竞争,广覆盖,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要把握消费金融的方向,让金融活水化解供需矛盾。我们国内循环为主体,我们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内需庞大,也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所以我们五中全会提出来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机理,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刚才我们算了一个帐,我们十四亿人口,有四亿多中等收入人口,我们人口都能够超过欧洲、美国加上日本的人口,大家看下面的这个图,所以如果未来十亿人口的内需挖掘出来,这个潜力非常巨大。
从现在来看,我们消费对GDP的贡献,去年有一个统计,我们的贡献已经是占GDP的57.8%了。比投资的要高26.6个百分点,成为我们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这是从整个贡献。
从质上来看,这些年我们的消费结构升级提质也非常明显,去年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以下了。我记得文件出了之后,80年代我写过一篇文章,当时恩格尔系数农村60%多,城市50%多。所以,现在这个速度大家看看,经过改革开放以后,消费在吃的这一块儿,食物这块已经降到30%以下,其他的提质的消费不断地提升,这里有很多的数据可以来看,老百姓消费有了结构变化以后,消费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这里有个指标,从2013年到2019年,我们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的余额,不包括房地产,从13万亿到现在接近44万亿,所以个人消费金融可以说是代表了潜在市场的上限,所以它的快速增长,也反映了消费金融增长的空间,所以这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怎么想办法把这种消费金融的作用发挥出来,把老百姓,把社会的短期购买拉到即期来,把潜在的变成现实的,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多法子,我觉得这个观念是如何打破消费市场的时空的壁垒,扩大市场空间。
第一个金融机构加大与电商平台合作。电商平台有数据,银行金融机构有现代资金,二者结合起来,定制产品,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第二个信息共享。深度挖掘客户资源,进行精准营销,精准服务。这个就是我们完善消费信贷风控体系,利用数字金融,金融科技进行风险防控,刻划风险,防控风险,来保证我们的消费金融的健康有效发展,这是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是贯彻绿色金融的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我们经济转型,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实我们经济进入了这么一个阶段,也是付出了很多代价。所以我们必须痛下决心,要发展绿色的产业,我们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阶段的转变,要求我们的金融绿色化,绿色金融的发展来推动。这里面第一个就是怎么去设计绿色的服务,方方面面。第二个就是标准是什么,这是一个标准的建设,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目前我们的政策层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也列了一些文件,像绿色债券的发行,绿色产业的目录都出来了,各个省的自己也有一些办法。所以说我们如何通过绿色产业这样一些标准的制订,我们的金融绿色化产业发展,目前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收集了一些信息。像我们现在的绿色信贷这个体系,目前21家主要的银行在推动绿色信贷当中,从2013年5.2万亿的信贷规模到去年底9.6万亿,差不多是翻了一倍,所以这个领域的空间很大,大家也越来越认识到,金融机构应当投入到绿色产业支持当中去。
第四个就是坚持科技金融的眼光,促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铺天盖地,速度非常快。所以这个恰恰是新发展格局所需要的,而且这个背景下,有这一个发展的阶段,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也为我们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讲,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也为此这些年,我们科技类的产业以创新驱动引领的科技企业,发展还是非常快的。我这里可以跟大家介绍几个数据,第一个是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被发展放大,助推新动能。2019年全球上市互联网公司30强,美国有17家企业上榜,我们这些年发展数字也很好,我们上榜10家,这30强里面,我们占了三分之一,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信息。在全球独角兽企业当中,2018年我们看,美国是151家,占了接近50%,48.6%,我们是88家,不到100家是28.3%。大家看这个表,我们206家,美国203家,我们占了42,美国占了41,我们超过美国了。再就是我们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三新”经济,现在我们叫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的发展。所以这里你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我们新基建数字经济的发展,这些大量的数据我不多讲了,因为时间原因,5G建设,我们5G在世界上走在前列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都显示出我们发展新的态势。
所以未来我们如何发展,通过科技金融来支持我们这些产业的发展。我觉得有这三点,第一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就是我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以这四个为主要方面,他们已经构成了我们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的金融技术。区块链对金融的作用,大家看这个图,人工智能的作用,云计算的作用,大数据。所以它都能够深度的嵌入融入到我们的金融当中去,所以为我们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金融科技支持,这是第一。
第二,要加大金融新基建的支持力度,刚才前面讲了快速发展,这是我们金融科技需要支持的重要领域。
第三,我们还要依靠资本市场。现在对我们最有利的一个,对科技产业来讲,怎么利用好科创板融资功能,让我们科技类的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服务我们科创企业,为他们提供融资的契机,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支持创业驱动。
第三个问题,通过金融开放服务内外“双循环”。
总书记在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会议上强调,要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去年,总书记又提出来要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今年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要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大家看到为什么我们强调,一个是我们讲了对外开放国策等等这些条件,你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双循环,尽管是国内市场为主体,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不断地下降,但是它绝不能脱钩,我们前面讲了深度的交融。而且从我们对外关系来看,原来我们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我们最高的时候64%以上,现在不断地往下降,但是你看到现在我们即使降到目前的情况,也还是对外依存度超过了30%,所以这个还是不低的。我们假设经济更高阶段应该是一个高水平的,高层次的新的阶段。我觉得这几点很重要,第一个是如何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国际话语权。
2019年人民币进入了五大货币之一,我们排第三,比例我们是10.92。现在央行把我们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了,这也是在我们国际的交易当中,我们的比例也在提高。现在目前在整个全球是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全球的货币体系作用会提高,所以这个话语权如何加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国际资本投入。我们在比较早的时候,实行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直接兑换,资本项目的兑换我们还要推进,深度的加入国际市场。现在大家看,我们企业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上市融资挂牌,但是我们很少有国际的到我们这里来,所以我们市场准入这些方面还有大量的空间,我这里有一些数据来说明,所以我们也推进这个发展。
第三个,国际贸易合作,提高金融支持的力度。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格局,像“一带一路”,上合组织,自贸协定。我们现在与26个国家签订了世界自贸协定。亚投行,金块国家开发银行、丝路基金等等。所以亚投行从开业57个现在超过100个了,覆盖了六大洲,所以这个方面我们有巨大的国际合作的空间。
第四个,提高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刚才我们也讲到了,我们现在发债,发股票,国际市场在我们这里,我们还没有这种平台,所以这个方面我们可能要加大发展。去年我们银保监会也提出来对外开放的12条,然后我们证监会也提出了推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9条,还有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门出台了如何对外开放的举措,推进我们对外开放。也包括将来业务准入,持股比例等等这些。所以这个开放的大门在不断地打开。我们上海现在也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比较显著,金融业可以说已经成为上海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国际上的一些评价,对我们这个发展指数也是趋好。所以上海市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专门出台了一个推进《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所以这个方面将来以后可以形成一种示范。
以上是我和各位交流的主要方面,金融的支持,最后简单总结一句话,就是通过我们普惠金融,消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开放金融,来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