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孙成通: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应邀来参加第五届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论坛。刚才听了各位专家的分享,我觉得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接下来我就结合着我们刚才各位专家的观点,怎么实现普惠金融的落地,给大家分享一下浪潮集团这几年在用科技手段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上做的一些实践。

刚才大家都讲了,因为我们现在国内的中小微企业的群体非常庞大,不管是税收还是就业的贡献也都非常大,所以说国家也非常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信贷的支持。目前的情况是什么呢?就是说现在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非常大,但是满足率非常低。刚才刘教授讲了,贷款的满足率可能不到20%。但是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活力还有我们的税收还有我们的就业,还有我们整个的社会稳定影响非常大。

大家说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障碍在哪里?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是政策导向,以前一提我们的企业,大家说的最多的都是规模企业,大家都关心规模企业,关注规模经济。第二点金融体系的设计,是为现代企业设计的。大家知道,我们主要的金融机构以前有个理论叫“二八”理论,我的流程,我的IT系统,我的经营都是为我的20%客户服务的。做公司客户的,有地市级的战略客户,有省级战略客户,有总行的战略客户,所以说大客户逐级分层,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80%的客户,我们前提是在金融机构,从金融角度来讲是重视不足的。另外从IT的支撑,它的设计上也不是支持这些小微企业和普通客户的。你像咱们的CIM系统也好,我的什么系统也好,实际上都是关注的为这些20%的客户服务,所以说很多的流程还是需要人工来干预的。你跟中小微客户服务的话,特别是前几年,我们互联网金融公司出现以后,做了很多秒贷,所以对我们金融机构IT的系统,应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我们做普惠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大的银行是邮储,城商行,农商行,IT的支撑能力普遍的还是比较弱的,还是存在很多短板的。大银行现在短板也很多,前几年我们跟一家大银行的CIO策划了一个产品,应该最初是他们想要建它的银行的电商网站,也像是去积累客户数据。我跟它讲,我说银行是有钱,但是你去建电商的平台,电商平台可以烧钱,你能烧钱吗?所以我们跟它一块策划了一个产品,有核心大企业的ERP数据,因为我们这个信息化系统是非常完善的,你用我的数据,然后给我的下游企业放款,也是供应链金融。再就是说银行关注的供应链跟我们企业关注的供应链还是不一样。银行关注的都是上游,上游的企业都是大企业付的。下游的代理商都是下游的代理商给我们付款。所以我们就一起探讨了你怎么服务我下游的供应商,能够增加我的销售规模。但是一个是要重造我们的IT系统,另外最大的障碍是制度和员工的观念,是需要做一个彻底的转型才行。

就说刚才刘教授说的这个观点,我们打破这层玻璃窗的路径在哪里?我们感觉科技可以为我们普惠金融业务来开山破岛。能推动业务的支撑系统由人工往自动化流程实现。现在你这个大银行,我要做普惠金融的业务,或者是做现在开发银行的业务,还有场景银行的业务,你都不可能实现人工的审批,你必须实现自动化的审批,因为你很难建立客户。所以说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投入,做大的投入来做我们数字化系统的改造。现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也压迫我们各个金融机构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它的实质也就是把我们审批实现自动化,现在技术应该是给我们提供了条件。第二方面,政府也在带头,政府的数据还有行业的数据,各个组织的数据正在开放。因为我们现在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我很难获取中小微企业的数据,我没有数据的话,很难对你做评价,很难对你的贷款过程做跟踪和监控。所以说,现在我觉得最快的方式,政府你抓紧时间把你掌握的数据先开放出来,这可能也不能满足我们银行所有的对客户风控的要求,但是最起码大大提前了一步。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因为银行现在自身的科技投入都非常大,都在做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改造。主要围绕浪潮怎么推动政府来开放数据,然后来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大家知道我们浪潮集团的孙丕恕董事长是连续五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他从2014年开始,在两会上连续六年呼吁政府要开放数据,一个是支持小微企业信贷,另外支持大学生的双创。现在很高兴的看到我们政府也非常开明,把数据也成为跟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要素来对待。实际上为我们下一步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在数据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探讨怎么汇聚和盘活数据。2014年我们也提出了政府开放数据技术成熟模型,同时我们也参与了国家的大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因为你这个数据怎么开放,哪些数据可以直接开放,哪些数据可以脱贫开放,哪些数据不能开放。另外数据开放了以后,我们怎么运营,怎么管理,所以我们也参与了国家这两个方面17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如何开放数据,开放什么数据,所以我们跟国家发改委的信息中心,实际上一起把政府数据开放整个梳理完以后,我们总结了两万个数据开放的目录,这个工作应该说还是非常大的。

另外把各个部委的数据,通过国家数据开放以后,我们又参与了20多个省级数据开放,然后跟很多的省建设了政府的大数据开放平台。这个大数据开放平台开放了以后,因为它是对所有的行业开放了,我们怎么用到金融机构,来给企业提供贷款,实际上我们又跟25个城市合作,又建设了当地政府的金融数据的一个开放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我们的政府,把我们的企业,把我们的担保机构,把我们的银行机构统一的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来,否则的话政府有了数据的开放,银行没有接口,很难跟我们的业务来结合。另外,浪潮为了做大数据的业务,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我们也申请了一个征信企业的资质,这也是我们山东省最早的一个IT企业成立的征信机构。大家知道,小微企业的数据缺乏整合的渠道。实际上我们征信公司基本上也承担了这个角色。大部分数据它都是碎片化的,政府有,互联网有,运营商像电、水、煤气,在这些部门分散。我们现在的职责就是把这些数据整到一起。

你这个数据拿到了,我还要合规、安全地应用数据资源。浪潮是承担了全国120多个地市级政府的云服务业务,也就说你当地政府的这些数据实际上都是我们在管理。那时候我们只是个管家,不能动你的数据。用这个数据我们提出一个原则,要合法合规,也就是说要授权。政府授权我来经营这个数据,第二是用户你要授权银行用这个数据,我们叫双授权,不授权的话我们不会提供服务的,这就是我们通过刚才我讲的,我们金融数据服务平台,把我们政府的数据,客户跟金融机构都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们金融数据平台,除了政府的授权数据,还有征信公司自己积累的数据,还有一些是互联网公开的数据整合在一起,能给金融客户提供什么呢?一个是助贷,因为我们是做数据服务的,我们不放款。第二,能给金融机构提供一些云报,云盾还有云警的产品。另外还给一些企业提供建立数字信用档案的服务,这些业务实际上是我们在长三角跟当地政府合作的。我刚才说的这些平台,实际上都是政府出面建设,然后我们来负责运营。现在为了加强小微企业,尽快的要把自己的信用档案建起来。大企业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都有,小微企业这块是缺失的。长三角这些,政府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小微企业你到这个平台上去登记。登记以后,把你的一些财务数据,经营数据汇聚到平台上来,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只要贷款,我政府给你贴息,所以说他们长三角当地政府很多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山东也可以借鉴,鼓励你这个企业去守法,守法经营,另外支持你建立自己的信用档案,这就是我们汇聚的数据,一类是企业授权的公共数据,这也是双授权,政府和企业双授权的数据,目前我们有101个城市给我们授权。另外是第三方的数据,还有我们自身从互联网公开的数据,我们自己从2010年开始积累的。

我们最近这5年,一直在做最辛苦的活儿,怎么收集数据,怎么清洗数据,怎么建立数据的共享平台。另外怎么打消各级政府也好,用户也好,个人也好,对数据安全的担心,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技术手段,实现了联邦学习,对偶学习,同态加密。我在输出你应用的时候,大家是看不到这个数据的。保证企业数据也好,还是个人数据也好,最大的安全。

浪潮作为中国云计算,大数据,还有智慧城市的一个运营商,我们不但提供产品,实际上更希望通过我们做数据的运营,给社会打造一个基础的数据底座,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我们的几个产品,“数字金融一贷通”,现在在山东,我们最早是在济南跟齐鲁银行合作的,以后又推到了青岛银行,广发银行,建行,民生,渤海,现在跟我们合作的有57个法人金融机构。截止到目前,银行已经通过这个平台的放款,放了270多亿。另外,刚才刘教授讲了青岛的卡沃斯这个工业大数据,山东有两个工业大数据是国家认可的,山东占两个,一个是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一个是海尔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加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后,我们现在也提供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支撑,但是工业互联网因为它牵扯的数据太多,非常复杂,这也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

另外刚才讲的,我们也提供了几个金融工具,云报就是征信报告。云盾就是智能风控。云警就是贷后的预警。

浪潮作为一个服务全国的企业,但是我们根儿在山东,在济南。金融的IT建设,应该国家非常重视,去年的时候人民银行公布了三年的科技规划以后,在北京也成立了支撑规划市县的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我们浪潮有幸作为联盟的副主席单位,参与了联盟的工作,目前7个专委会我们全都在参与工作。现在我本人也是联盟的副主席,人民银行希望把产业,金融的用户还有一些研究机构拉到一起,实实在在的为我们国内的金融IT建设做技术支撑,在这里我也希望,我们也非常愿意跟各位金融机构的领导还有从事金融科技的这些企业,能共同打造一个服务于普惠金融的生态,为山东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谢谢各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孙成通: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