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去几年的发展,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格局已发生深刻改变,大浪淘沙后的VC/PE机构如今发展得更加成熟。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被称作股权投资行业监管“最严元年”,各级监管层在过去一年里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优秀机构做大做强,同时出台多项监管政策规范私募基金运作,而2017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将迎来更多创新变革。
投机型“假”PE或被淘汰
证监会近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同时,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出台了完善上市公司减持的实施细则。减持新规一出,一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音,如二级市场是利好还是利空,一级市场VC/PE是否需要重新调整投资策略等。
对此,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表示,减持新规意在限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套现,淘汰以套现为目的的“假”上市;减持新规将抑制一二级市场投机套利,淘汰一批投机型“假”PE机构;A股市场持续“宽进严出”,减持新政长期对一级市场PE构成利好。
据了解,相较于美国VC/PE市场而言,国内VC/PE基金的存续期相对较短,投资期3年至5年,整体基金从设立到退出的周期大约5年至10年,而美国市场的基金存续期多为10年或以上。市场政策的变化,对VC/PE基金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基金存续期,长期来看将产生深远影响。
“长远来看,减持新政对于PE投资将构成利好。”盛希泰表示,首先,退出的不确定性将抑制一级市场投资估值,目前,一级市场居高不下的泡沫和价格有望下调。其次,减持速度放慢,将减少对个股的股价冲击,PE机构减持股份时的价格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再次,国内一二级市场的套利空间被压缩,优胜劣汰的效应将更加显现,投资人将更加看重PE机构的投资和投后能力。最后,PE基金的LP、投资人将被教育,基金存续期的延长将进一步利于PE机构的价值投资策略。
政策频出意在净化市场环境
事实上,股权投资行业不乏政策“护航”。2016年被业内人士称作股权投资行业监管“最严元年”。业内人士称,现行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诚实信用为基础的私募监管体系具体呈现为“一法、两规、七办法、二指引、多公告”相结合的无缝隙格局,上至改革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下至规范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无不彰显出各级监管层对于净化资本市场的决心。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的统计,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在2016年缩水近三成,约六成VC/PE机构已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
历经大浪淘沙般的重新洗牌后,原先鱼龙混杂的私募基金行业披沙沥金。与基金监管趋严相对应,监管层在过去一年里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优秀机构做大做强。在更加严格、规范、透明的监管体系下,如今中国股权投资行业也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新阶段。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数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5.0%和20.5%,我国VC/PE行业投资市场进入快速扩张期。从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规模来看,早期投资机构的平均管理规模约为5亿元,VC机构的平均管理规模约为20亿元,PE机构的平均管理规模约为34亿元;而目前活跃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顶尖投资机构的平均管理规模已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近10倍。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孟宇表示,从外部环境来看,监管层不断出台针对股权投资行业的政策法规,意在大力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同时谋求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私募基金可持续发展生态圈。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无不彰显出政府正为股权投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募投与退出策略均在转变
面对全球经济增速减缓、金融市场波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复杂局面,我国股权投资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也经历起起伏伏,VC/PE机构经过大浪淘沙后如今也发展得更加成熟,募资策略、投资策略、退出策略都在发生一定的转变。
分析人士表示,从2012年至2016年VC/PE机构参与各个轮次的注入金额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策略多元化的趋势日渐凸显。分析人士称,我国PE机构的主要策略依然集中在中后期阶段并渐显“两端布局”趋势;相比而言,VC机构基于当下行业格局和自身发展情况,其投资策略相较于2012年更加大胆开放,除了增加Pre-A、A+轮次的投资,也更多地涉足PIPE和战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我国初创期公司的融资能力和融资速度都相比以往大幅提升。
退出方面,目前VC/PE机构退出路径趋于多元。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我国VC/PE机构主要依赖被投企业上市进行退出,特别是2009年创业板推出后,我国境内股权投资机构数量大幅增长,IPO退出热潮涌动,而并购、股权转让、管理层收购、借壳上市和回购等方式退出案例较少。然而,伴随着2013年和2015年A股市场IPO暂停以及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以IPO退出为主的现象发生了转变,并催生出了多元化的退出路径,如VC/PE机构所投项目通过挂牌新三板的方式退出在2014年至2015年间全面爆发。
“现如今股权投资市场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新投资机遇也应运而生。”孟宇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杨毅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gc/gz/201706/t20170601_11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