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排头兵,神池农商银行以传承、提升、创新为轮,着力建立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逐步成长为与地域经济同频共振、对地域经济贡献突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以传承为轮 驱动信用体系更加完善
自神池农信事业发展以来,神池农商行始终将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放在第一位,秉承“立足农村,面向农民,扶持小微”的市场定位,坚守三农阵地。2019年以来,该行认真贯彻省联社建设“六大银行”战略部署,围绕全市农信社“1863”发展规划,立足十七年不间断的信用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行动,从组织体系、管理机制、经营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推进普惠金融落地见效。
着力开展摸底调查,践行普惠原则。全行干部职工传承践行“背包精神”,背包下乡、进村入户,全面开展客户的资信档案收集,按户建档、按村规整。截至目前,已对全县19628户个人客户进行了摸底建档,覆盖率达85.86%;对全县307户商户客户进行了摸底建档,覆盖率达61.09%;对全县54户小微企业客户进行了摸底建档,覆盖率达51%。
着力完善信用构架,助力乡村振兴。以摸底调查为基,根据客户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客户授予信用户,分等级授予信用额度,按照区域内信用户评定情况,全面推进信用村、乡(镇)、市场的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行为12188户个人客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7.66亿元;为273户商户客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0.4亿元;为13户小微企业客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达0.4亿元;创建信用村39个,信用乡(镇)1个,信用市场1个。
着力落实支农政策,倾情助农发展。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亦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该行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重要任务,有效转化“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行动成效,简化办贷手续,创新审批方式,加快支付进度。今年以来,已面向全辖农户发放3908.73万元贷款,帮助889户农民解决了购买化肥、籽种资金短缺的难题。
以提升为轮 驱动内外形象更加鲜明
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确保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神池农商行始终把握这一关键要素。一方面,强内部建设。坚持定期调研,及时梳理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对现有制度流程、产品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及时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信贷工作的制度依据适时适用。同时,不断加强内控制度的贯彻与执行,多渠道、多方位促进员工始终保持对制度的敬畏与遵守,为干部职工打造学习平台,接触新思想、引进新理念、促进新发展。另一方面,强环境优化。始终把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质和安全意识作为责任和义务,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知识教育和普及工作,助力普惠金融建设。
以创新为轮 驱动高质发展更加深入
围绕缩短距离更近一步、让金融服务更便捷的准则,神池农商行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行动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全力打造现代化银行。一是有效提升信贷服务质效。基于“三级授信”体系流程,2020年正式上线了“卡授信”业务,客户申请后,直接授信于客户所持信合通卡或社保卡中,通过营业网点柜面或自助渠道等均可实现自助用信,真正实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自助办理、随用随贷”,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贷服务。二是有力促进“金融+”新生态。在忻州市联社的指导下,积极与政府沟通对接争取政策,与税务、人社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合作,相继开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代缴和第三代社保卡发行业务,特别围绕社保卡,不断加强与县域社保消费机构的合作,全力建设“智慧医院”,广泛开展场景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代缴医保40846笔,金额1021.15万元;累计代缴养老保险26237笔 金额604.46万元;发行第三代社保卡15862张。三是有序转向零售型银行。农商行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全面发挥推进代售贵金属业务更加深入,积极合作开展代理保险业务,把更多的服务融入日常,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截至目前,实现代售贵金属35.1万元。“三轮驱动”下,神池农商行实现了业务更加精湛、文化更加繁荣、发展更加全面。截至2020年4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34.6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8亿元,铸就了百姓认可的信用招牌,普惠金融工作受到省、市联社的高度认可,并荣获“中国普惠十佳县域银行”荣誉称号。
来源:生活晨报
作者:李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