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江南古城,万里长江和千年大运河于此交汇贯通,自古便为鱼米之乡、富饶之地。而今,春潮涌动,万象更新,镇江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蓬勃壮大,正以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镇江乃至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为支持镇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与民营以及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江苏镇江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镇江农商行)如何助力区域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近日,就此主题,《金融时报》记者专程来到镇江农商行采访。
“支持民营以及小微企业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近年来,我们着力缓解民营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一见面,没有寒暄,镇江农商行董事长张杰对记者如是说。
“量体裁衣”缓解融资难
伴随着近300台高速编织机作业发出的轰鸣声,江苏艾力升电缆有限公司的国产电缆生意越来越红火。然而,在去年年底,该公司负责人戴振飞却遇见了一件烦心事: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亟须融资,但苦于无有效抵押物。一边是络绎不绝的订单,另一边是急需提前预付的货款,流动资金紧张让他头疼不已。
“了解企业情况后,我们第一时间主动上门走访,用‘快易贷’产品,快速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物担保,200万元信用贷款从申请授信到成功放款,仅用3天时间,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5月28日,陪同采访的镇江农商行副行长王登国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就这样,在镇江农商行的大力支持下,戴振飞不仅解决了短期流动性资金不足的困境,更逐步在国内外市场打出一定知名度,让国产电缆在东南亚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这只是镇江农商行改善当地民营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快易贷”是镇江农商行推出的首款企业类信用贷款产品,具有“快”“易”“准”等优势,适用于按时足额纳税的制造业民营企业,针对性强,受众面广。自去年下半年推出以来,截至今年4月末,该产品共授信36户,授信金额7365万元,用信余额4645万元,授信企业行业涵盖电子、医疗器械、散热器、电器、笔刷等镇江特色的民企制造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一直尤为突出。坐落在润扬大桥下的镇江市开心农场也遭遇过类似的融资瓶颈。“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我们增加游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农业基地,可是游乐设施建设、果树栽种投入长、收效慢,随时需要流动资金贷款满足运营需求。”该农场负责人周光辉向记者说。了解到开心农场这一情况,镇江农商行利用“省农担”产品快速对接融资需求,最终放贷300万元,贷款利率仅为4.785%。记者了解到,“省农担”是由省农担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款贷款产品。截至今年4月末,该行“省农担”贷款共授信13户,均为民营企业,授信金额1920万元,用信余额1155万元。
“银行不应该是典当行。”在镇江农商行行长施健看来,商业银行传统的“重资产、重抵押”的风控理念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融资门槛仍然较高。尤其在当今加大对民营以及小微企业支持的背景下,银行应更加看重企业的人才与发展优势,为民营企业以及小微企业量体裁衣,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于是,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新、纾解民营小微融资难的金融产品不断在镇江农商行落地生根。2019年以来,该行推出了“税易通”“阳光E贷款”等线上贷款产品,满足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主的融资需求;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开发“惠农贷”产品,加快“三农”业务发展;针对不动产抵押担保客户,正在开发“快抵贷”产品,提高抵押贷款办理效率……
民营以及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还难在信息不对称上:一方面企业不了解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另一方面银行不掌握企业的信息和贷款需求。对此,镇江农商行开展多项专项活动。例如,开展“大走访、大落实”行动,2018年该行累计走访各类企业538户,成功营销126户,2019年一季度走访企业217户,涵盖了新三板上市、重点企业、行业龙头等各类型民企。与此同时,该行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多次组织和参与政银企对接洽谈会。
发挥多重合力缓解融资贵
“仅是网银转账这一项,农商行每年就能为我们减免7万元至8万元的手续费。”5月28日,在镇江农商行召开的座谈会上,镇江市润州金山包装厂负责人任学胜兴奋地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据介绍,以免收网银手续费为例,仅在今年1-4月,镇江农商行为小微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减免电汇手续9.06万笔,共计减免金额80余万元。
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较为沉重的压力,然而令人欣喜的是,镇江农商行的减负“礼包”正源源不断送到企业手上。例如,该行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连续4个季度下降,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下降幅度超过50个基点;该行还取消了所有附加费用,如保险费用等,目前在该行办理信贷业务的客户无需支付任何一项附加费用。
在下调利率、减让费用之外,镇江农商行也在不断尝试利用更为创新的方式,缓解一直让小微企业感到压力的融资贵难题。镇江农商行副行长张荷秀告诉记者,争取财政支持成为该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贵问题的一大突破口。她介绍,该行主动寻求市农业农村局、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帮助,积极争取市财政的大力支持,成功将“助农贷”产品升级为“镇农贷”产品。该产品享有贷款利率低、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此外,为落实“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该行与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合作,推出“富民创业贷”产品,支持本地自主创业的个人和民营企业,个人贷款最高达50万元,企业贷款最高达300万元,贷款利率按照央行基准利率执行,同时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补助,贴息补助全额返还给借款人。
与此同时,央行多项缓解融资贵的政策措施也正通过镇江农商行在当地有序开展落实。据介绍,镇江农商行充分发挥央行“微贷通”“微票通”产品作用,将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定向投放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2018年该行累计发放贷款4.5亿元,贷款加权利率为5.95%,大幅度降低了民企、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让民营企业真正享受政策红利。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该行还被人民银行镇江市中心支行指定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银行,成功获批5000万元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贷款年利率为2.75%。记者还了解到,该笔贷款是人民银行提出推广非金融企业央行内部评级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工作后,镇江地区首笔、江苏地区第二笔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为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腾挪出空间。
优化金融服务缓解融资慢
“没想到4个工作日就放款了。”镇江农商行的“速度”给了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道力一个不小的惊喜。
镇江农商行是如何做到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快速放款的?原来,该行将授信审批办结时间嵌入流程银行系统,对业务进度、剩余办结时间短信提醒,对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加强跟踪,对超时办理的进行考核,大幅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已将贷款的平均审批时间缩减至两天半之内。”张荷秀介绍说。
这种更高效的转变还来自组织架构的不断优化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我们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客户建立专业机构,提供更加专业化、细分化的金融服务。”
除了“快速”之外,镇江农商行“主动授信”的模式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镇江农商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冯详付向记者介绍了该行在授信模式方面的创新:针对存量民营企业,采取“集中授信”模式,简化续贷手续,提升客户满意度;针对优质的民营、小微企业,引入“主动授信”模式,基于客户历史信息分析,在无需提供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完成授信。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据了解,镇江农商行还将公司类存量民营企业划分为五类客户,不同类别的客户采取不同授信政策:对优质客户采取主动授信政策;对良好、一般客户,根据企业需求给予资金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针对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该行推出了“周转贷”“小微续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尽量避免因贷款收回而给民企造成经营上的困难。“目前在我行办理贷款的民营企业,在能够付息的情况下,我行针对到期贷款做到‘应转尽转’。”张荷秀告诉记者。2018年全年,该行累计办理“小微续贷”220户、489笔,金额达13.3亿元;累计办理“周转贷”317户、696笔,金额达44.94亿元,有效解除了民营企业还贷续贷的后顾之忧。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王峰
通讯员 孙榕 徐旭辉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nsh/201906/t20190611_16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