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专家建言乡村振兴: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日前在郑州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兰考普惠金融发展经验交流”“数字化与普惠金融发展”等主题展开研讨,探索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和路径。

准确理解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是把握新时代普惠金融发展道路的关键。人民银行郑州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对公平正义的本质追求,应促进由普惠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共同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此外,普惠金融作为公民经济权益在金融领域的反映,应当与生存权、发展权等一样成为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应当得到法律的保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用鲜活的企业成长案例阐释了普惠金融的“普”与“惠”,“普”在于触达,在于把服务送到末端的客户当中去;“惠”在于创造性地搭建平台来降低成本和为用户创造价值。王忠民认为,发展普惠金融要注意以资本链对接产业链,提高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证券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普惠性。普惠金融促进会筹备小组组长刘克崮表示,商业性金融、普惠金融以及公共财政要分工互补,普惠金融的发展应坚持市场化原则,重点服务商业性金融覆盖不到同时又不属于财政保障的领域和群体,建议细化实体经济的层次分类,顺应大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分工,引导农村扶贫扶弱准公共性草根金融体系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会促使我国农业的产业规模、产业主体、生产形式等加快转变,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全附加值、全生态链、全要素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还会带来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经济主体多元化以及技术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给金融机构带来新的考验,包括综合性、创新性服务能力的考验,差异化服务和定价能力的考验以及对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的协同能力的考验等。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认为,农村是普惠金融最大的市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会更加旺盛,为普惠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数字技术是推动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普惠金融需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来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风险管控能力。纪敏认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过硬的市场主体培育是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两个关键环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表示,在数字普惠金融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挑战,要避免将数字普惠金融泛化、避免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数字鸿沟、避免过度采集和滥用数据。人民银行郑州中支副行长崔晓芙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两个瓶颈亟待突破: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在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政务大数据的管理和使用等领域缺少规则指引;二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改革尚滞后于创新实践。中和农信副总裁白雪梅认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数字红利,给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但线下的普惠金融方式也不可偏废,避免数字经济时代因居住条件、文化水平差异产生数字鸿沟而造成新的金融抑制。

普惠金融的兰考实践和成效得到了广泛关注。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过近3年的建设,在破解普惠金融落地难题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兰考县县长李明俊表示,试验区已经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为基础”的“一平台四体系”普惠金融兰考模式,在助力兰考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克崮认为,兰考的技术模式充分利用了线上、政府和社会这三个维度的信息,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崔晓芙在发言中表示,兰考在普惠金融探索中注重“五个结合”、实现了“五个助力”,即普惠金融和金融扶贫的有机结合,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助力乡村产业兴旺;普惠金融和基层党建的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治理有效;普惠金融和激励政策的有机结合,助力资源普惠配置;普惠金融和信用建设有机结合,助力乡风文明。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叶松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phjr/201906/t20190604_161171.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专家建言乡村振兴:让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