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河南:公布普惠金融“成绩单”“路线图”

 

摘要:金融扶贫质效稳步提升,积极完善贫困户兜底保障机制,“直接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79.2亿元,直接支持了24.6万户贫困农户脱贫,对贫困农户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应保尽保

7月14日,记者从河南银保监局获悉,河南省2019年普惠金融工作促进会召开,会议公布了去年的“成绩单”,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再获新成效。大型银行河南省分行和股份制银行郑州分行基本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人保财险河南省分公司及地市分支机构也设置了普惠金融部门。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在全省得到快速复制推广,已经建成覆盖全省的152个县金融服务中心,形成了“牵头推进有机构、办理服务有人员、贷款发放有流程、贷后监管有保障”的工作格局。

民营小微企业服务再创新佳绩。在全省各级监管部门的科学监管引领下,银行业机构积极作为,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连续多年完成中国银保监会确定的监管目标,有力支持了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加大续贷政策落实和产品创新力度,“永续贷”“金燕连续贷”等20多款续贷产品在全省遍地“开花”,余额达502.02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贷款成本。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民营企业贷款中信用类贷款余额493.42亿元。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再取新进展。涉农信贷投放持续扩大,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金融扶贫质效稳步提升,积极完善贫困户兜底保障机制,“直接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余额达79.2亿元,直接支持了24.6万户贫困农户脱贫,对贫困农户基本实现了应贷尽贷、应保尽保。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省已实现银行业机构网点和保险业服务对乡镇全覆盖。保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全省小麦保险承保近6000万亩,整体覆盖率超过70%,较往年增长超过13个百分点。“育肥猪”保险从无到有,2018年承保逾3600万头,覆盖率接近60%,承保数量全国第一。

普惠金融领域工作再添新动力。推动银行机构积极参与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的“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建设。该平台自3月份平台上线以来,已有15家省内金融机构进驻,124款信贷产品上线,向8712家企业放款12073笔,总额308.6亿元。深入推进“银税互动”,联合河南省税务局搭建了河南“银税智通车”平台,实现了金融机构与税务部门信息直连。前5个月,全省新增“银税合作”贷款7834户、39.71亿元。

会议指出,当前工作依然面临着新挑战。目前仍有同志对发展普惠金融认识不足,只算经济账,缺乏命运共同体意识,社会担当不够,政策执行走样。普惠金融供需双方的信息鸿沟仍未有效破除,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差异化考核激励、尽职免责、不良容忍等机制落实情况仍然不乐观,银行、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会议强调,要注重深化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认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发展普惠金融与机构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发展普惠金融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与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等外部信息平台的融合,充分整合内部金融数据和税务、工商、征信、电力、司法等外部信息,研究推广纯信用产品和全流程线上操作,真正让小微企业“贷得到”“贷得起”“贷得快”。注重营造发展普惠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对内抓紧建立完善普惠金融协作联动机制,对外与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局、扶贫办、财政、发改、税务等单位紧密合作,深化“银税互动”“银商合作”和“银担合作”,共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注重兼顾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和质量。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严防挪用低成本小微企业信贷资金进行“套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妥善应对还款高峰期,用好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确保普惠金融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发展网

作者:赵培玲、潘热新

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zj/2019/07/1538763.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公布普惠金融“成绩单”“路线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