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是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结合部,也是著名的红色圣地和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辖内7个市(县、区)均为原中央苏区县。近年来,人行龙岩市中支正视内陆山区金融服务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以“新、优、特”工作为抓手,积极创建可获得、可持续、可推广、低成本的普惠金融体系,在革命老区着力探索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力争把目标落在坐标上、把实绩写在大地上,让闽西人民共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新时代金融人的历史责任。
深耕红土谋创新
人行龙岩市中支重视创新,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大力推进移动支付,方便群众日常生活。该行“行行、街街、村村”无死角推广“云闪付”APP,重点拓展行业应用、改造商圈街区受理环境,成功打造以永定土楼南门、上杭“红古田”为典型代表的特色智慧商圈;指导当地银联公司会同市公共交通集团、银联商务全国率先实现智慧乘车ODA应用,市民使用银联云闪付卡刷卡乘公交耗时仅半秒;辖区商户受理手机闪付比率、二维码比率和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完成率均居全省首位。
人行龙岩市中支探索银林合作,支持乡村振兴。该行结合全市总面积的94.83%是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的实际,支持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广“惠林卡”“快农贷”等普惠金融产品。全市累计发放“惠林卡”4487张,放款达2.09亿元;发放“快农贷”6.76亿元,惠及8066户农户。其中,“普惠金融·惠林卡”为全国率先推出并被推广,实现了林业发展“有钱投”。
人行龙岩市中支积极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该行促成市政府将辖内开展试点的上杭县和武平县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上杭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和武平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分别为4.48亿元和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倍和2.27倍。
担当作为促发展
人行龙岩市中支始终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努力补齐短板,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赶超发展。建立绿色金融工作机制,推动创新绿色信贷产品:主动与市环保局签订《绿色金融发展合作备忘录》,促成将重点污染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情况,作为信贷准入和新增贷款评估的重要依据,征信业务综合平台纳入企业环境违法违规信息,省内率先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500万元。与小微企业同舟共济:指导金融机构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景良好和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适时推出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今年以来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176户成长型工业中小企业摸清信贷需求,“一企一策”解困帮扶,对接94家企业、满足15.12亿元的资金需求。扶贫再贷款政策整村推进:指导连城班竹村成功创建“扶贫再贷款示范村”,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500余万元,扶持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该村提前实现脱贫目标并成功摘帽。
目前,龙岩市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已拉开帷幕,小微企业、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有所缓解,普惠之光正在照亮最需要的地方。
打造“四地”探路径
人行龙岩市中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规划(2016-2020)》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小、农、弱”(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三类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重点打造普惠金融的信用高地、资金洼地、风控阵地和普及园地。
人行龙岩市中支打造信用高地,联合市发改委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严重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广和应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尝试依托市政府“e龙岩”APP搭建普惠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资金洼地,依托专项统计和考核等手段,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吸引金融资源向“小、农、弱”聚集,更加充分发挥各类型金融机构作用,鼓励产品创新、用好直接融资;打造风控阵地,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探索“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模式,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绘制市级金融风险图谱,多维度客观展示风险指标,力争实现风险“看得见、管得了、控得住”;打造普及园地,针对部分群众不会用、不敢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现状,探索构建“供需双方能力建设”的培训路径,合理释放金融需求,引导小微企业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和提高财务透明度。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http://china.prcfe.com/global/2018/0925/4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