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李爱君:谈实现普惠金融的两种路径

 

9月14日,凤凰网WEMONEY第二届新金融·普惠实践峰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围绕普惠金融实践及未来发展展开深入讨论。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发表主旨演讲,其中介绍了两种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

“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实现普惠金融是非常有利的,互联网的技术为普惠金融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路径。”李爱君指出,首先,“普”需要科技创新。“普”的金融服务对象范围大、偿债能力差、风控成本高、认知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都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帮助解决。其次,“惠”需要科技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大数据金融模式、人工智能金融模式都是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的。

李爱君强调,普惠金融就是在实现好的社会。实现普惠金融的另一个路径是行为监管,就是通过发布行为准则和产品准则,对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为和金融产品进行规范和干预。

为什么要采用行为监管?李爱君解释道,无论什么样的金融形式,实质都是以风险为核心,这样的行业离不开监管。传统金融是审慎监管,工作重点在金融交易的供给方,而行为监管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进行监管机构,实现金融的稳定。

据悉,行为监管的内容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监督监查,第二项是消费者金融教育,第三项就是金融纠纷的调解机制。在李爱君看来,消费者金融教育最重要,如果不给予民众一个充分的金融教育,普惠金融是实现不了的。

此外,李爱君表示,行为监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其一,实现实质平等价值,矫正因认知、专业上的不平等导致的不平等交易行为。其二,实现契约公平价值,增强公众对契约的了解程度,提高行为能力。其三,实现诚实信用原则正义,通过行为监管能够矫正我们的法律制度所造成的不稳定性、滞后性、不完全性。其四,通过教育来提高金融行为能力。其五,提高法制意识,完善信息披露的方式,避免大量的无用信息干扰消费者的判断。

来源:凤凰网财经WEMONEY

https://finance.ifeng.com/a/20180915/16509093_0.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李爱君:谈实现普惠金融的两种路径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4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