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新金融:普惠及合规并行

 

改革开放历经40年,金融业也发生着变化。金融业的新时代伴随科技的发展,有人说其特征之一是普惠。在日前由财经新媒体“读懂新金融”、麦子金服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 我们身边的金融”主题沙龙上,与会嘉宾认为,科技是新经济、新金融的标签,依仗于科技的发展,新金融可以服务过去传统金融服务不到的领域,但任何事物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过程中都会面临阵痛和蜕变。

新经济时代金融更普惠

“互联网、产业、金融与消费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合,从网络经济到信息经济,如今已经进入数字经济阶段。”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上述沙龙上表示,数字经济贯穿了信息网络和设备联接设计、制造、流通、消费和应用等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构成全球赛博空间,服务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这将大大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的广泛应用是这一层面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

欧阳日辉认为,数字经济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数字的基础设施,数字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原有的物理的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二是数字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这些都是数字服务;三是数字产品,最开始的期刊、报纸和书籍的数字化,我们并没有把它看成是数字经济,但它确实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数字技术的融合。

那么新经济时代的金融,呈现怎样的特点?与会专家认为,普惠是新金融的一个重要标签,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惠金融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运用具体和数量化的统计数据,进行清晰的定量测度,能够进一步明确当前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推进普惠金融有重点、有方向地发展。”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这样表示。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普惠金融的普及率、下沉深度和成本等问题,尹振涛介绍了现有的三个衡量普惠金融的重要指标,分别是G20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标体系。

麦子金服副总裁兼麦子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石蔚明表示,普惠实际上就是要把金融服务普及到更多的人,去做银行的补位者。当前金融的供给还是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P2P补位但也面临挑战

石蔚明认为,P2P是补充金融服务的一个方式,但挑战也很严峻,“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金融的背景和元素,它必须遵从金融的基本规律。P2P可以服务中小微企业,但有很多瓶颈,处理逾期是其中之一,银行贷款逾期直接纳入征信,但P2P是不行的,只能另谋他法,现在我们逐步引入了百行征信和网络仲裁,这两者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她说。

同样作为互金从业者,包公有财执行总裁童哨兵表示:“P2P做普惠金融的这条路没错,但一定要小额、分散。大企业的借款资金大,风险高,相比之下,资金借给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是更好的选择,消费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

“年轻人是收入增长最快的群体,他们需要必要的消费开支,也需要学习进修得到晋升、得到收入的提高,这个群体需要资金的时候谁来解决?我们希望他们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而实现这一切,唯有科技。”童哨兵说。

2018年,网贷行业充满变数,大量平台或“爆雷”或退出,马太效应不断加剧。据统计,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就有70多家平台“爆雷”,这对于投资者信心和网贷行业都是一个挑战,但同样也是行业净化不可或缺的过程。

监管政策和行业发展

在互金行业的蜕变过程中,监管不可或缺。

欧阳日辉表示,互联网金融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容忽视,但互联网金融的贡献和作用也不能否定。他认为,规范和发展并重,严监管非常必要,监管要构建技术—制度框架,政策法规的完善是本,发展监管科技建设数字化监管体系迫在眉睫。

“网贷1+3的监管体系,注定了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能够活下来最后变成备案平台是最重要的。活下来就意味着平台的实力、合规和安全性。这个行业正在迅速地整合和淘汰,这里面包括打着P2P的名义做非法集资的,也有良性退出的;因为去掉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合规成本和不良,很多平台不能盈利了,只能退出,但洗牌之后,安全合规的平台会迎来一个稳健发展的机遇。”石蔚明说。

抱财网联合创始人张志威认为,“爆雷潮”导致行业恐慌情绪持续蔓延,但我们不应该片面评价网贷行业发展,目前平台上市融资消息不断,资本市场的态度也是反映互金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那些背景实力强、运营规范、发展目标清晰、风控流程完善的平台,依旧深受广大资本市场欢迎。相信未来伴随网贷行业的净化,更多有前景与价值的平台会得到资本市场与投资人的青睐,助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尹振涛认为,从服务于普惠金融的角度上来讲,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很重要。在日本,金融服务相对比较全面,网贷机构并不是发展得非常好,因为大多数是网贷从事的业务,传统金融机构已经覆盖到了。在传统而完备的金融体系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会被挤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遭遇严监管,但整个市场环境相对于日本而言,仍然很好,还有很多发展机会。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https://www.toutiao.com/a6577814997622063623/

转载请注明来源:新金融:普惠及合规并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