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裴长洪:绿色普惠金融是发展方向

 

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与泉州金融改革论坛5月20日在泉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金融开放不仅没有给中国金融业带来负面冲击,而且促进了金融行业进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应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国际责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相匹配。

资源配置新转变

当前,我国金融业处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裴长洪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归根到底,需要有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新的生产力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运用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这就意味着金融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向发生了战略性转变。”裴长洪认为主要有“五个转变”: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从过去基本上是生产型向生产和消费型并重转变;从过去主要是使土地、矿产等物质资源的资本化以及高碳领域的产业化,向现在主要向低碳和绿色产业配置转变;从过去单纯向资本高回报型,向资本回报与普惠型转变;从过去金融资产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以及防控金融风险转变。

首要目标防风险

裴长洪认为,以往长期积累的资源配置导向与需求升级的矛盾,首先导致了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的矛盾,由于实体经济回报低,金融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第二是实体经济与房地产的矛盾。本来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但由于大量的投机性行为,使房地产类金融化,房价上涨过快。因此,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首要目标是防风险,转动能。

这就需要纠正供需错配,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高度依赖要素投入,因此其供给结构与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日益脱节,导致上述供需错配日益加剧。化解供需错配的结果是当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打好攻坚战的必然要求,这与“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是相一致的。

裴长洪说,用新的资源配置结果对冲原有配置格局的缺陷。服务创新实体、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和绿色金融象征着这一战略方向的转变。今年一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下降,表外业务收缩,资产管理业务加强监管,既反映防金融风险监管的加强,也反映金融资源配置方向的转换面临挑战。

他认为,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体制机制、新的考核理念和考核指标,新的统计体系识别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业务绩效,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识别新经济活动的新企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建立新产品、新需求的市场预测方法;建立新的企业信用评价方式和风险管控措施。

区域开放为先导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体现了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金融开放的目的首先当然是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现代化。”裴长洪认为,一些观点担心金融开放会带来金融风险大幅提升,进而导致金融不安全甚至金融危机,却没有看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国际责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严重不匹配。

裴长洪指出,我国金融业通过对外开放,引入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繁荣。金融业开放不仅能吸引资金,而且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稳健性,同时也推动了金融体系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了我国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地位。他说:“金融开放的另一个目标是参与和成为国际性资源配置新的货币工具,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的货币,成为新的、区域性的贸易结算工具,储备货币工具,以及投资工具。”

在他看来,要处理好产业开放与区域开放的牵引互动关系,以区域开放为先导,积累经验,使之成为产业开放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措施,这就是金融改革试验区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的任务,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任务。同时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需求,来优化资金的使用方向。

绿色金融新方向

金融业创新的目标是,使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更多地转向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完善的方面的需要,特别是绿色低碳的需要,普惠人民的需要。对此,裴长洪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是新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发展互联网银行、发展电子支付,发展数字金融,使金融资源更高效地利用于社会急需的方面,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革命,这是金融创新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完善金融内外部制度环境。深化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强化内部激励约束,理顺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管理边界。逐步缩短金融业负面清单,以审慎监管代替准入限制,激发民间资本、外资参与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积极性,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来源:东南早报

作者:记者 郭剑平

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8-05/23/content_408720.htm

 

 

转载请注明来源:裴长洪:绿色普惠金融是发展方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