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农商银行:“心坎”上的普惠

 

改制4年来,始终坚持“小而美”的差异化经营模式,浙江乐清农商银行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普惠金融之路,同时实现了质量、规模、效益全面均衡发展。该行不仅在浙江农信系统内经营管理综合指标考核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还入围了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全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并在2017年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评价(资产规模500亿元以下)中位列第一名。

心系农民、情系农村、用活农地,是乐清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三大有效途径。

    心系农民 “小贷款”带动大发展

“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贷款,现在日子才能过得有声有色。”家住仙溪镇的叶飞说。在乐清农商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在海南种植西瓜的叶飞盖好了洋楼,开上了小车,创建了自主品牌。叶飞是在外乐清人的一个缩影,而乐清农商银行10万户贷款客户大都是像叶飞一样的“三农”客户。截至2017年12月末,该行贷款规模达268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超90%。

对于“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乐清农商银行有自己的答案。一方面,深入践行普惠金融。通过创建信用村,全面开展信用村(市场)评定和整村授信工作,乐清农商银行承担起全市全部贫困山区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任务。2011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4.2亿元,支持农户1万多户。该行在全省农信系统首推养老宝大额分期业务,为失地农民发放分期贷款5.6亿元;同时,在全省农信系统首发“浙里贷”纯线上信用贷款,农户凭信用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贷款。

另一方面,乐清农商银行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额度和效率,上线普惠快车和小微专车,实行办贷服务承诺制度,规定存量贷款1天内办结,新增贷款3天内完成调查并办理手续。为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该行站在企业角度推出“微贷通”,简化财务报表等资料要求;推出“续贷通”评审制贷款,贷款到期可以“借新还旧”;推出小额贷款卡和创业卡,可以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借随还,小微企业不用担心短贷长用问题。

截至目前,乐清农商银行已形成了“两高一低”的信贷结构,即涉农贷款占比高、小额贷款占比高、户均贷款低,并保持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错位优势,有效规避风险。截至2017年12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6%,远低于乐清银行业平均水平。

    情系农村 “村村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农商银行取钱,根本不用去镇上,走几步到村里的丰收驿站就可以,而且现在到处都能看到农商银行上门办理业务、宣传金融知识的身影,取款、贷款可方便了!”大荆镇龙山头的王大妈由衷地说。

王大妈这样的普通村民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金融服务就在身边,得益于这些年来乐清农商银行立足“三农”、服务小微,多渠道、多角度满足“三农”发展中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在农村渠道建设方面,该行实施丰收“村村通”工程,构建了“一镇(街道)一网点、一社区一服务点、一村一机具”的服务体系,定期安排流动服务车、移动终端到各村、企业、农户家中进行上门服务,使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基础金融服务。该行大力普及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客户达到34.43万户,电子银行替代率达89%,均居全省农信机构前列。

在服务方面,乐清农商银行免费代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医疗保险、种粮直补等涉农惠民业务100多万户,发放丰收借记卡189万张,免费代理发放市民卡80万张,占乐清全市银行业总发卡量的70%。该行推行丰收卡费用“五免”以及手机银行、网银手续费全免。此外,该行还深入开展“扫街、扫村、扫园、扫户”的普惠金融服务,启动“嗨贷节”专场,依托本土文化品牌“百姓舞台”,推进服务下乡、文化下乡,已举办此类活动20余场次。

    用活农地 “农房贷”激活沉睡资本

许达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是一名服装经销商。因为进货需要资金50万元,我把自家集体土地性质农房作抵押,向乐清农商银行申请‘农房贷’,没想到第二天就拿到了50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啊!”

据了解,乐清农商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农房抵押贷款,将集体土地上建的农房视同国有土地上的房产办理抵押贷款,累计发放金额超200亿元。试点启动之后,乐清农商银行更是大胆探索,加大步伐为农房抵押注入金融“活水”。

目前,该行农房抵押贷款政策惠及乐清各地农村,对农房及宅基地进行确权、赋权、活权,可实现农村资产变现,原本沉睡的农村资本开始“生钱”了,有效提高了农民财产潜在价值,增加了农民收益。为尽可能地为农户减费让利,乐清农商银行还在评估费、担保费、贷款利率等方面下足了工夫。据介绍,他们对200万元以下的农房抵押贷款自行协商确定房产价值,农户每户可减少贷款评估费用500-750元;同时,不需要客户购买人身意外险和房产保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此外,还利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农房抵押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5.75%,利用自有资金发放的农房抵押贷款利率普遍比保证类贷款低。

坚持情系“三农”、扎根“三农”、回报“三农”的背后,是乐清农商银行“心系农”的战略文化。多年来,服务于广大“小”客户的乐清农商银行,自身体量却在悄然成长。截至2017年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336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162亿元,占乐清全市新增存款的54%;各项贷款余额268亿元,较2011年末增加148亿元,占乐清全市新增贷款的46%;普惠金融进一步升级,农户贷款数10万户,占乐清全市农户数的四分之一,该行贷款已经覆盖乐清全市911个行政村,实现“银农双赢”的良好局面。

浙江省安吉农商银行为了给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普惠金融服务,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改善支付结算环境,推动了基础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实现了乡乡有支行、村村布机具、家家享便利的布局。

    依托“电子银行” 缓解百姓取款难

安吉下辖15个乡镇(街道)、188个行政村(社区),最远的行政村开车需要两个小时。“以前离我们最近的银行就是镇上的农商银行,取存钱、领补贴都得到10公里外的镇上去,有时候因排队人多,还得跑几趟才能办好。”家住安吉章村镇董岭村的吴宝才谈起过去,显得很无奈。

目前,该行已在安吉县全部15个乡镇设立了能够办理存、取、汇业务的全功能支行,每个支行都设有小额信用贷款专柜,使信用户贷款像存款一样方便。同时,该行还启用流动服务车深入行政村,依托4G无线专网技术,把柜台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父老乡亲提供“不出村不进城、金融服务送上门”的“零距离”服务。另外,该行充分发挥“自助银行”的功能优势,在辖内布设了40个自助网点、204台自助设备和4248台POS机具,可自助办理存款转账、小额取现、信息查询等业务,跨行业务不收取服务费。

    依托“丰收驿站” 把柜台搬到村里

据了解,除了布局网点、拉近服务外,安吉农商银行还积极推出客户经理驻点、普惠金融联络员等特色服务,同样在推进电子银行应用上不遗余力,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示范区建设等,电子替代率明显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打造的丰收驿站工程已逐渐成为服务基层百姓的一个新载体。据了解,“丰收驿站”服务内容涵盖现场办理各类金融业务咨询、支付结算类、代理缴费类、电子银行类业务,亦可现场受理需支行办理完成的信贷业务、电商业务、理财业务等,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又让大家享受到丰富实惠的增值服务,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目前,该行在全县下辖营业网点40家,已成功建立丰收驿站194家,实现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服务全覆盖。同时,该行还将持续开展流动“丰收驿站”进村和进社区活动,通过固定式驿站与流动式驿站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提升该行社区金融服务的辐射面与渗透力。

本报讯 记者王峰 通讯员钱晨报道 今年以来,江苏句容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农业产业特点,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通过3亿元的春耕贷款资金,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40.94亿元,比年初增加5.44亿元。

据了解,句容农商银行围绕市委提出的“百亩家庭农场、千亩现代农业园区、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方面,该行大力支持现代农业,适时提供基础设施投入项目贷款、农资采购贷款,积极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效支持蔬菜永久基地、园艺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林果繁育种植、生鲜农产品直销等项目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农业产业,同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种养大户、加工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大户。

为全面了解全辖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情况,句容农商银行及时制定工作计划,结合近几年开展的“阳光信贷”工作,深入农村、农户家中,完善客户信息,建立健全各项电子档案。走访过程实现了对种植户走访全覆盖、对信用好的种植户建档全覆盖和对有贷款意向的种植户授信全覆盖,进一步提高了阳光走访用信率。同时,该行通过据实调查,搜集第一手信息资料,认真测算农户今年春耕资金需求总量,提供充足的春耕备耕资金。

句容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简易贷产品,进一步优化流程,实现放款环节和授信环节无缝对接,大幅减少办贷时间。截至2月末,该行发放简易贷376户、金额1652万元。同时,该行在走访过程中积极推荐小额扶贫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进一步降低农户融资成本。截至2月末,该行小额扶贫贷款20户、金额3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034户、金额7054万元。

连日来,浙江省开化农信联社城关信用社客户经理带着贷款表格、资料及手提电脑、移动终端等设备来到辖内各村,上门为失地农户办理养老保险贷款业务,方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贷款。

针对一些失地农民大多参保年龄大、收入低、无抵质押物等问题,2017年以来,开化农信联社推出了“失地农户养老保险贷款”,是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而量身定制的惠民产品,主要帮助困难人员尤其是失地农民解决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困难问题。该产品将客户年龄放宽至70周岁,且同一家庭符合条件的可多户申请;贷款信用以本人养老金账户作还款保证;贷款期限灵活,可根据借款人年龄和经济情况确定,最长可达15年;执行基准利率。截至目前,这一贷款产品已累计惠及全县失地农民2461户,贷款金额达7598万元。

本报讯 记者徐友仁 通讯员谢咏任报道 在广西,每100位常住人口中就有88位选择广西农信社的服务。

近年来,广西农信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地发挥了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三大主力军作用。2013年初至2017年末,该农信社累放各项贷款11468亿元,以占广西银行业22%左右的资金实力,发放了占广西银行业99%以上的扶贫小额贷款、64.12%的农户贷款、60%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贷款以及近50%的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常住人口达4885多万,而广西农信社客户数就有4300多万。作为全区金融机构中的重要力量,广西农信社扛起当地支农支小的半壁江山,通过深入推进服务机制建设,确保提供负责任、可持续的“三农”金融服务。同时,该社按照涉农信贷“持续增长”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单列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制定支农支小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细化考核办法,形成了相对持续、稳健的支农支小导向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信贷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的主渠道,为广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助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社积极做好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隆安的香蕉、右江河谷的菜篮子、巴马和龙胜的旅游产业、平果的铝加工等深受其益。该社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产业扶贫,做到“应贷尽贷”。截至2017年年末,该社贫困户授信面达94.93%,贫困户贷款户数和余额分别为48.07万户和225.7亿元。广西农信社的小额扶贫贷款发放额占全区银行业的99%以上,在54个贫困县贷款发放量、贫困户信用建档覆盖面、贫困户贷款发放量、贫困户贷款户数等金融扶贫工作均取得了全区第一的成绩,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金融支撑。

目前,广西农信社已建成了广西最大、也是唯一实现省(自治区)、市、县、乡、村(街道)全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该社对库区移民生产生活贷款一律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贫困户购(建)房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下浮20%,贫困户子女上学、治病医疗、扶贫开发、计生诚信户等扶贫济困的农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一般农户经营性贷款利率上浮基准利率在10%至20%之间。这些措施每年可为库区移民及贫困农户减少利息支出约10亿元。

此外,广西农信社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继续实行银行服务收费同城化,推出桂盛卡全球ATM取款免费等17项惠民政策,每年让利社会3亿多元,并为广西近1100万户农户免费开立近40个项目的各种惠农补贴账户,将各项惠农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将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架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本报记者 张宏斌 谢利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phjr/201803/t20180315_134768.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商银行:“心坎”上的普惠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