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联合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资本市场支持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多位参会专家积极为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建言献策。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毛寒松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新要求,经济转型升级下普惠金融需求持续增多,资本市场及资管机构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下一步,他认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平衡好几个关系:一是市场探索和政府支持的关系,二是服务功能和商业可持续的关系,三是市场包容性和防风险的关系。
CAFI院长贝多广强调了资本市场普惠金融最重要的也是要体现出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具体而言可包括普惠金融机构上市、支持中小微企业上市、普惠金融业务所形成的资产证券化、普惠理财和产品创新五个方面。
渤海证券股权融资总部负责人张可亮从借鉴银行业推行普惠金融的经验教训角度,给出了建设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建议。“要建设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生态,应该从理论、制度、主体、市场、环境五个方面分别进行探索和建设。”他针对制度上的创设和完善解释说,最首当其冲的一条是“设立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可执行标准”,以服务对象为例,定性指标可结合工信部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定量指标可与目前的新三板挂牌、北交所上市条件相结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周琼认为普惠存量资产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向普惠群体提供融资支持的债权类资产(个人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等),资产证券化模式相对成熟,二是提供普惠服务(基本民生服务、养老服务等)的基础设施类资产(保障性租赁住房、养老社区、农村基础设施等),部分资产的证券化面临权属复杂、交易成本高与收益率低的难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实现资产的精准分类与动态优化,提升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
中金财富战略与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董事总经理朱虹在发言中强调投资者教育、金融健康的重要性。“中金财富探索尝试有效的投资者教育触达方式,给出一些‘红绿灯’‘发车信号’避免不理性行为,利用AI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希望能用这些手段帮助广大居民理性享受到理财服务”。她表示,指数基金、投资型养老产品等应该被大力发展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金融机构应及时将长期投资、指数基金投资这些概念传达给投资者。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利鹏在分享投资者教育实践经验时表示,公司通过制度性设计将投资者利益保护深度融入公司经营管理中,例如在考核机制中,将“客户盈利水平”这一核心指标纳入高管团队及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切实推动“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落地。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宝会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4-12/doc-inesxaav1497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