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临沂市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趁着今年市场行情好,用‘四雁振兴贷’打造规模化种植园区,每年可增收20余万元。”沂南县振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庆国告诉记者,有普惠金融“浇灌”,沂南黄瓜愈加翠绿,合作社发展更有底气。

乡村振兴,金融同行。2023年5月,我市聚焦解决以“四雁人才”为核心的乡村人才发展产业存在的“融资难”“贷款贵”等问题,遵循政策普惠化、获贷便利化、对接精准化、风控精细化、机制长效化的原则,联合金融担保机构创新出台“纯信用、低利率、易申请”的“四雁振兴类”贷款政策,并配套“可担保、有贴息、能补偿”等优惠,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支农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我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借助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政策,制定出台《临沂市“四雁振兴类”贷款实施方案》《临沂市“四雁振兴类”贷款贴息管理办法》《临沂市“四雁振兴类”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将支持对象设定为四雁群体培育对象,赋予县级认定职能,确保政策覆盖范围更广、惠及群体更大、更贴近县区实际。

乡村要振兴,首要问题就是解决“钱从哪里来”。我市针对涉农贷款“小、散、频”的特点,结合重点涉农产业项目,指导银行创新开发场景金融、产业链金融和订单金融等产品,实现批量审核、批量授信、批量放款。目前全市共有29家金融机构参与“四雁振兴贷”投放,创新推出160余种信贷产品,构建形成了“四雁振兴贷”产品矩阵。

了解到90后归雁人才李昊处于创业初期,资金周转的压力较大,兰陵县四雁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帮助其搭线金融机构,获得兰陵农商行贷款200万元。如今,李昊创办的合作社年产各类菌菇30余万公斤,开发的食用菌、韩式泡菜系列产品备受长三角市场消费者青睐。

我市建立融资需求定期对接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客户资源,搭建起政府、金融机构、“四雁人才”之间信息及时互通、供需精准匹配、需求有效满足的高效平台。目前,全市共摸排涉农主体1.4万家、融资需求438亿元,已完成对接7035家、授信293亿元。

兰陵县鸿雁人才张玉广计划扩大企业规模,借助“四雁工程”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效用,从兰陵邮储银行贷款174万元,为打造兰陵县首个自行车产业园奠定了基础。

为加强风险管理,市财政设立5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进一步缓释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减轻担保机构代偿压力,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同时,协调山东农担公司临沂分公司,提供低担保费率的担保服务,推动全市“四雁振兴类”贷款风险可控。

沂南县推出6类68款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合伙人”,入选省级县域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县;郯城县创新“四雁孵化器·创富共同体”模式,选派19名金融管家,实现乡镇、园区全覆盖对接服务……我市通过建立“单月调度、双月复核、季度通报”推进机制,引导县区和部门优化服务效能,强力推动“四雁振兴贷”扩面提质。

金融向下扎根,产业向上生长。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累计向10万家四雁主体发放贷款28.48万笔、678亿元。金融“活水”的注入,为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面向未来,我市将认真落实全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精神,积极运用改革思维和市场化手段,更加精准高效满足涉农融资需求,全面推进“四雁振兴贷”持续“扩量降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沂蒙乡村沃土。

来源:琅琊新闻网

作者:记者 朱鹏 魏玉娜

通讯员 龚宜超

https://linyi.iqilu.com/lyyaowen/2024/1223/5759448.s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临沂市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