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

 

“普惠金融不仅是经济金融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关乎社会公平。” 在日前召开的“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 ”。

孙晓霞表示,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是由普惠金融的特性所决定的。普惠金融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金融服务,受众群体都比较分散,一般而言投入成本较高,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一直存在金融服务动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上述矛盾,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孙晓霞表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稀少,服务产品单一,发展普惠金融“重在农村”“难在农村”。同时,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小微企业天然在融资方面受到排挤,专门服务这类企业的金融机构比较缺乏,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政府更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

对于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的要求,孙晓霞认为,要适应形势,进一步创新政策理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对此,她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要促进小型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支持普惠金融的财政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第二,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主要作用,推动大中型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以满足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第三,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补充作用,要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一头连接政府一头连接市场”的优势。第四,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普惠金融的保障作用。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一步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表示,发展普惠金融要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普惠金融中的关系。第一,政府和市场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两个支柱,两者缺一不可。普惠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因此市场应成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在竞争和利润的驱动下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各个群体的需要。但普惠金融领域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做出弥补,让金融供给更充分有效。第二,普惠金融的发展要立足于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的原则,运行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普惠金融的服务提供、发展模式上,市场要起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政府应在支付体系、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余文建认为,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需要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只有用好“看得见的手”,激活“看不见的手”,才能做好我国普惠金融工作。

在谈到普惠金融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方昕表示,首先,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供应者。其次,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国有资本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监管者。他认为,政府只有扮演好这几个角色,才能推动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的发展与银行的助力也密不可分。在论坛上,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晓春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谈了对普惠金融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解。

刘晓春表示,首先,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小微企业解决了整个社会7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员,服务好小微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其他普惠群体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

其次,小微金融服务必须坚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普惠金融具有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的特性,更需要平衡好商业可持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再次,从供给端来看,只有商业可持续才能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不仅要服务好普惠对象,同时还必须对股东、员工、社会负责,实现自身“造血”功能的良性循环。

刘晓春认为,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是风险可控和收益可以覆盖成本。当前,小微贷款存在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同时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小、户数多、需求差别大,因此需要形成风险可控的规模经济才能真正实现收益覆盖成本。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http://sh.qihoo.com/pc/detail?check=5b2e49341482ab0e&sign=360_e39369d1&url=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pl/cj/201709/t20170923_125092.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