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9月17日表示,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社会效率的重要举措,要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增加贫困地区的金融供给,是金融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
张红力在第六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上做出了以上表述。他指出,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企业扩大融资,完善深度贫困地区的保险体制。
他认为,要把握资金风险,金融扶贫需要客观认识,金融扶贫的风险问题也要防范,尤其是在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在参与精准扶贫需要在制度上解决风险补偿问题和政策性保险问题,在财务方面,把握扶贫开发领域的财政性问题。
“随着这些年人口的成倍增长,耕地面积整体呈现下降面的趋势,农业农村农民成为摆脱贫困的重要战略方向。”他说。现在主要难点还是深入贫困,要找准脱贫攻坚的主要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的举措。
张红力指出,当今时代,金融正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金融已经突破了经济危机的角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和扶贫开发的手段。
他认为,首先金融具有资源的聚集效益,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十三五期间贫困户的发展,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金融可以通过储蓄在建理财等多种手段,将贫困地区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方便。
其次,金融具有引领的效益,加快产业的升级转型,纵观我们古今中外,金融扶贫的个有效途径就是增强农产品的主动权,通过增强农产品附加值来加大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在适当的区域发展高品质农业,针对高端消费的农产品,以质量、安全保障为主打,价格也会比一般产品定的高,市场也比较广阔,农业机构可与农产品产业企业进行合作,为农民提供整套产业链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吸引先进人才和高新技术。
来源:腾讯财经
http://finance.qq.com/a/20170917/016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