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乡村幸福色,奏响振兴“共鸣曲”。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在普惠金融上精准发力,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等,多措并举、协同联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优化体制机制 找准助力县域发展新切口
江西中行围绕《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总体要求,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开展支持实体经济攻坚行动的重要方向,聚焦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县域市场,做好农林牧渔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制定完善《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配套七项支持保障,做强重点业务、做优产品创新、做实风险管理、做精品牌服务,提升全行“三农”金融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截至2023年10月末,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400亿元,支持普惠市场主体超4万户。
主题教育期间,江西中行聚焦提高县域机构竞争力等重点课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广泛收集痛点难点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制定了提高县域机构市场竞争力20条措施,对现有授信审批机制、县域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整合、优化、完善,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江西中行以县域金融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凝聚合力、高效联动,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的实际成效。截至10月末,全辖78家县域机构人民币公司贷款时点余额超65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39亿元,增速领先全辖平均水平。
创新产品服务 探索支持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兴旺离不开金融支持。江西中行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围绕江西县域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一县一品”“一镇一策”“一村一策”特色服务。如在赣州南康推出“家具贷”,在萍乡芦溪推出“电瓷贷”,在抚州广昌推出“白莲贷”,在上饶余干推出“黄鳝贷”,在上饶婺源推出“民宿贷”等,因地制宜搭建多元化、特色化业务场景,探索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举措。
江西婺源有“千年茶乡”的美誉,茶业是当地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然而,茶企却经常因抵押物不足而面临融资困难,难以实现长足发展。中行上饶市婺源支行长期与婺源县朱先生经营的茶企开展外汇结算业务合作,在了解到企业正因茶叶囤货需要融资支持后,该行员工主动对接,通过线上“惠担贷”产品,仅3个工作日,成功向企业投放350万元贷款。为更好地服务婺源茶企,该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供给,截至目前,已为当地12家茶企提供超4300万贷款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在宜春上高县,富硒蛋鸡养殖产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为助力当地政府打造该产业为首位的特色农业产业,中行宜春市分行主动对接优质项目,提供专属普惠金融“养殖贷”服务,同时,积极参与市、县蛋鸡养殖协会培训会,为农户排忧解难、办理一站式金融服务。近日,该行成功投放首笔45万元个人富硒鸡蛋养殖贷款,切实为当地农户办了实事、解了难题,推动农业产业振兴发展。
加大金融供给 激发城乡互联互通新动能
近年来,新余市分宜县河道环境污染和洪灾问题困扰当地居民生活。在了解到当地河道治理及环境提升项目存在融资需求,中行新余市分行积极对接项目承包公司,上下联动、协同发力,为分宜河道治理项目新增投放1.5亿元项目贷款,用于流经分宜县域的8条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据了解,该项目能够有效治理分宜县河道黑臭问题,大幅提升水环境质量,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最终达到促进城乡融合的目的。
高品质乡村建设为人民幸福生活“加码”。近年来,江西中行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涉农服务,在城乡供水(气)一体化、城乡医疗一体化、污水处理、道路畅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纵深发力,促进城乡发展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10月末,江西中行涉农贷款余额超710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超32亿元。
为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保障,江西中行加大网点辐射力度,目前已在全辖挂牌成立31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搭建了完备多元的基层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确保相关产品和服务精准高效供给。
普惠金融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未来,江西中行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加大涉农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不断贡献中行智慧与力量,推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K4M6ADL0514R9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