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贷款余额9608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亿元。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普惠金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以来,发展普惠金融逐步被提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高度。为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拓展低成本、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普惠金融政策。作为普惠金融重要的支撑——互联网小贷的发展很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互联网小贷充实普惠金融组织体系
截至今年6月末,国内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部具体方案已全部出台,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均已正式挂牌,为普惠金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落地和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小贷机构也在全国迅速发展,“小额、分散、灵活”的互联网小贷机构为三农”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很好的解决了由于缺乏有效抵押质押品和财务不规范等因素,三农”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效地补充传统金融,在改善农村金融、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小贷机构有效地补充了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又优势互补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也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质量。
互联网小贷普惠金融未来的主力军
在国家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上,中小金融机构在改善当地普惠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普惠金融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商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如为小微企业、“三农”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创新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手机银行等,有效提高了对小微企业、“三农”和边远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率。但面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贷款额度以及经营区域限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严重。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利好的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互联网小贷机构的发展正在悄然地改变着小微企业、“三农”和边远地区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互联网小贷运用金融科技技术,将数字化方式与传统模式相结合,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渗透率和效率;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构建“物理网点+虚拟网点”立体化金融网点布局,不仅有传统金融机构“小额、分散”的优势,也实现数字化和跨区域经营;借助金融科技和互联网解决“金额小、客户散、信息缺”导致的覆盖面小、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互联网小贷机构完善的风控管理体系和第三方大数据征信系统很好地规避了金融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随着互联网小贷机构在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小贷将成为普惠金融未来的主力军。
来源:顺时针金融
http://www.toutiao.com/i646291454771488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