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河南清丰农商银行:挥出“七度”组合拳 打好普惠金融“主动仗”

 

近年来,清丰农商银行结合辖内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准挥出“态度、广度、力度、温度、尺度、热度、亮度”七度“组合拳”,致力打好“向小、向实、向农”的普惠金融“主动仗”。截至2022年11月末,该行各类贷款余额62.88亿元,其中个人100万元以下及对公10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占比84.77%,涉农贷款占比80.14%,先后获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先进单位、纳税大户等多项荣誉称号,同时其自身经营业绩、各项指标不断优化,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2020年度、2021年度各项业绩综合排名均跃居河南省农信系统第二名,实现了服务成效与自身发展的“双丰收”。

态度:三做三不做,守牢总定位

秉承“姓农姓小、支农支小”的服务定位,坚持回归本源,坚守主业,恪守“做小不做大、做土不做洋、做实不做虚”的工作原则,并细分农户、商户、工薪户、小微企业四大类别,加大普惠型小额贷款投放力度。对小微企业,借助政府、商会,全面盘点行业分类、企业层级,分类分层差异化营销服务;对农户,持续开展“整村推进、批量授信”服务;对商户,重点走访、一揽子服务;对工薪户,包户到人,线上线下结合服务,有效满足各类主体金融需求。截至2022年11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104.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88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同时各类贷款中个人100万元以下及对公100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占比84.77%,有力有效为实体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广度:巧用点线面,提升覆盖率

着眼辖内群众金融需求实际、经营状况实际,坚持“批量办理”与“一户一策”相结合,在点上发力、线上联动、面上推广,有效同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与覆盖率。

点上发力求突破:如针对一家一户用款需求,完善推出“惠民家庭贷”信贷产品,以家庭为授信主体,经营、消费一站通办,破解广大农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自推出以来不足半年时间吸引用信1235户9781万元。

线上联动提质效:坚守主责主业,持续加强传统三农产业服务力度,对种植户、家庭农场等推出“助农贷”,对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等农资店推出“农机易贷”“金燕e惠贷”,对收粮户推出“粮食收购贷”等适宜产品,保障产储加销种各环节资金充足、有序运行,截至2022年11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503906万元,占比各类贷款80.14%。大力扶持县域支柱产业现代家居,其中对生产端联盟家具商会,组织企业互保,按照“有土地正在建设企业、有土地有厂房经营正常企业、租赁厂房正常经营企业”三类,批量因需施策,有效增强企业融资及风险抵抗能力,实现服务企业占比全县投产家具企业的70%以上。对销售端采购客户,推出“家具贷”“装修贷”,合理设置借款期限、额度等属性,精准满足需求。

面上推广快推进:常态化推行“党建+金融”整村推进、批量授信工作,积极与辖内各级党委政府对接,批量收集信息,开展包村送贷,实现全县503个行政村授信全覆盖,有效增户扩面,保障普惠金融服务不落一人。

温度:成本做减法,服务做加法

广泛减免服务收费,认真落实“七不准”“四公开”等监管要求,用好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理财POS机等利民载体,为客户减免资金跨行归集手续费、跨行转账手续费、账户维护服务费、短信提醒服务费等费用。

大幅下调贷款利率,特别是对从事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客户,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难点领域客户,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更高优惠,截至2022年11月底,仅企业客户减费让利共525万元。

尽力压降操作成本,坚持“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线上出账、随借随还”,为客户节约操作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同时,积极改进服务作风,变“坐等申贷”为“上门送贷”,全面推行“半天户外工作法”,督导部室每日抽调人员半天下沉一线,网点负责人与营销人员每日半天进村入企,真正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躬耕一线。

扩展服务边界,深入开展“两问三联四送五进”活动,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联系村委、联系商会、联系客户上下游,送资金、送服务、送指导、送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产业园区、进农贸市场、进沿街商户,全链条、深层次、多角度挖掘服务群众需求。

提高服务效率,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信贷制度,并细分支行、县行授信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对支行权限内低风险业务续贷当天放款、首贷3个工作日内完成,对需县行及以上审批贷款手续齐全最快5天即可完成放款,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度。

力度:压实责任链,画好同心圆

厘清细化党委班子分管责任、条线部室管理责任、营业机构属地责任与各级负责人主体责任四级权利义务“责任田”,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切实拧紧压实各级“责任链”,形成到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补位不越位的良好工作体系,画好“同心圆”,提升凝聚力。积极落实借鉴“13710”工作制度,健全“明细账”,耕好“责任田”。对各项工作部署建立督查督办台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同时网点每日晒计划、晒照片、晒成效,县行日督促、日排名、周调度,对工作措施不力、进度落后的,及时约谈督导,鞭策加压奋进,有力有效在全行掀起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的良好工作热潮。

尺度:风险防在前,安全落到位

在严守服务定位同时,紧盯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风险隐患,织密“防护网”,筑牢“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严格审查审批,坚持统一授信、双人外核,并注重第一还款来源,确保贷款“三真实”“两合理”,从源头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严密贷后管理,坚持快贷重管,贷后统一进行廉政电话回访,按月开展抵质押物状态巡检,按季组织信贷档案展评,并明确专人负责当月到期贷款预警、提示,提前做好续贷、展期或还款准备;加强贷款付息情况监测,对利息逾期90天以上贷款自动纳入不良贷款管理,并设置利息逾期30天、60天两个考核节点,引导客户培养良好付息习惯,员工加强金融风险关注、化解,切实守好百姓“钱袋子”。截至2022年11月末,全行表内不良贷款率2.82%,风险可控且逐步下降。

热度:锤炼“铁肩膀”,厚植为民情怀

文化塑魂强信念。加强红色教育,在落实规定动作之外,创新开设中层每周微党课、打造占地8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展厅等,丰富自选动作,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凝练企业文化,动员全员深入探讨、总结,形成以“服务客户、成就员工”为核心价值观、“践行普惠金融、助力美好生活”为使命以及打造“清丰人最喜爱的银行”为愿景的企业文化,真正表达全员心声、凝聚全体干劲。

学习强基提素质。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并积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周周讲”与“月月比”相结合、“学理论”与“学实操”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常态化、系统化培训学习机制,年均举办服务礼仪、案防合规、操作技能等各类培训80余期,有力提升团队素质、夯实工作基础,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考核评价添动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与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进一步优化绩效考评、端正用人导向,建立“薪酬、荣誉、职级、情感”四线并行的多元化激励制度,“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多劳多得”的差异化分配制度,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的风险补偿制度,及“凡提四必、竞争上岗”的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制度,“精鹰、雏鹰”“专业技术型、综合管理型”双管齐下的人才梯队建设制度,引导员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合规为先、服务为上、大局为重,融入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亮度:服务再转型,体验再提升

转服务环境,打造“一行一品”。深思服务场景化、需求多元化趋势,将网点从交易结算型转向优质服务体验型,打造6S规范管理与“一行一品”双驱并进的服务格局。目前已成功打造一家红色书香银行、1家孝道文化银行,2家全国银行业四星级网点,29家免费为群众提供鲜面、雪糕和馒头等生活化服务的“三福”银行,在全市金融机构独树一帜,深受群众欢迎。

转服务渠道,探索“线上”服务。直面“互联网+”金融服务趋势,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在融资服务方面上线“微信申贷2.0系统”,“码”上办,信用贷,最快10分钟出账,深受群众欢迎。截至2022年11月末全行累计办理授信11077户额度3.11亿元。在电子银行服务方面,大力拓展水电气费代缴、城乡居民医保代收、社保卡代发等业务,并推出“金燕e惠”商圈联盟,以“积分共享+消费分润”,打造“银商消”互联互通、长久稳固、三方共赢的服务格局,推动商业形态换代升级,截至2022年11月末,累计加盟商户8658户,月均交易38万笔,总交易额突破2.7亿元。

转服务内容,热心公益事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组建专职“心葵花”金融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深入田间农舍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建立普惠金融服务长效机制,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如关爱留守儿童,累计对接辖内13所学校;关怀空巢老人,连续三年举办尊老敬老爱老活动;关心社会发展,热心参与市县70余场活动服务。

来源: 河南经济报

作者:记者 杨磊

通讯员 刘荷蕾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PRGF5Q051998G8.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清丰农商银行:挥出“七度”组合拳 打好普惠金融“主动仗”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