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探索普惠金融“栾川模式”纪实

 

暑期正是河南省栾川县的旅游旺季。

这段时间,栾川农商行董事长罗来选的手机快被打爆了。“往年都是朋友让帮忙预订宾馆,今年都是在问普惠金融的事。”罗来选满脸笑意地对记者说。

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播撒在这座风景秀美的山城,将绘就怎样的民生画卷?

 新理念解新难题

栾川县虽然“九山半水半分田”,但却走出了一条将秀丽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不少农民建起了农家乐宾馆,日子过得红火起来。随着旅客对住宿要求的提高,农家乐宾馆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钱从哪里来?作为支农主力,栾川农商行在当地市县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下起了“信用生金”先手棋。

2015年,栾川县被人行郑州中支、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确定为“河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专项工程示范区(2016—2017)”。同年,栾川县被人行洛阳市中支确定为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县,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选活动。

从栾川县重渡沟、寨沟、庄子3个信用村的创建情况来看,收到了信用与信贷互促相长的成效。在重渡沟村,全村91%以上的农户都已成为信用户,无一笔不良贷款。庄子村在创建信用村的过程中,部分村民主动偿还10多年前已作为坏账处理的银行贷款。

“信用+信贷”的路子虽好,但也存在新的难题。比如,在创建信用村的过程中如何提升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如何让村民主动提交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记录?如何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提升覆盖率和获得率?带着困惑,罗来选敲开了人行洛阳市中支行长赵德旺的门。

听明来意,赵德旺为他开出了“药方”:探索“信贷+信用”的普惠授信新路子。这条新路子正是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结出的硕果之一,是普惠金融理念的崭新实践。普惠授信以对农户无条件、无差异的授信为基础,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进而主动配合完成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完善。这一创新模式一方面实现了“应贷尽贷”,提升了农民的信贷获得率,突出普惠特色;另一方面强化了农民主动提供、完善信用信息的意识,对信用体系建设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当时我就觉得豁然开朗,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罗来选对记者说。

前期信用建设打下了厚实的底子,再加上普惠授信新理念的引入,普惠金融的“栾川模式”呼之欲出。

  信贷与信用相长

8月10日,立秋第三天,暑气仍盛。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村口的游客中心前,一大早就人声鼎沸,来自协心村、红庙村的村民排起了长龙,都翘首期盼早些拿到“宝贝”。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村民张冰冰拿到了一块金光闪闪的“信用户”牌子和一本“普惠金融授信证”,证书上写着“信用等级:二级;授信额度:10万元”。“回头俺就把贷款申请下来,把俺家的农家乐宾馆重新装修。档次高了,客人也就多了。”张冰冰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

这是两个试点村第二次举行普惠金融授信证集中发放活动。记者获悉,协心村、红庙村共有农户776户,第一批普惠授信258户,第二批普惠授信416户,覆盖率超过86%。除有不良信用记录、违法记录、家庭成员均超过60岁、常年在外务工四类人员外,实现了普惠授信全覆盖。截至目前,已经贷款的有56户,贷款金额281万元,其中贫困户19户,贷款金额68万元,贷款利率为4.35%。

“普惠授信模式把农民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彻底打破了。”赵德旺向记者介绍,拿到普惠金融授信证的村民,只需要向农商行提交信用资料就可以申请贷款用来发展生产。5万元及以下贷款属于纯信用贷款;5万元至20万元的贷款实行3至5户联保,手续同样简单快捷。

走进协心村村民郭殿奇经营的富缘宾馆,在墙上显眼位置上分别挂着“信用户”的牌子和住宿餐饮价目表。“讲信用可真是能换真金白银。”郭殿奇对记者说,拿到了普惠金融授信证后,他向农商行申请了5万元信用贷款,干起了农家乐宾馆,10来张床位每年能为他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

在撬动涉农信贷投放的同时,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栾川县因势利导建设农户信用信息平台,构建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协调和推动机制,解决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体缺位问题。目前,已将试点村全部农户的信用信息录入系统,评定信用户2037户,营造了浓厚的诚信氛围。

  探索“栾川模式”

8月9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联学”活动在栾川县举行。

人行郑州中支党委书记、行长徐诺金从普惠金融的理论框架、普惠金融的兰考探索、推进普惠金融的困难和思考三个方面,与栾川县党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负责同志等400余人进行了交流学习,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金融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联学”活动是人行郑州中支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一个环节,是该行创新中心组学习形式、力求达到“以学习促履职”“以学习解难题”效果的有益探索。

栾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明朗表示,“联学”活动提高了栾川县干部队伍的金融素养,提升了栾川县政府抓好金融工作尤其是农村信用体系和普惠金融建设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信心。栾川县要以普惠金融建设为切入点,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农村、农民和中低收入阶层,助力扶贫工作,促进栾川县经济发展。

在中心组学习的实地考察环节,一行人来到了栾川县红庙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小小服务站撑起了服务群众的重任。据介绍,自今年6月初服务站建成以来,利用自助服务终端办理存取款业务1250笔,为农村学生办理生活费转账82笔,为农户提供金融交易转账85笔;代缴电费376笔,代缴电话费132笔;协助采集农户信息754户;月均为农户办理邮寄、农村淘宝等业务37件。徐诺金认为,这是践行普惠金融、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具体举措,真正把“银行”开到了群众家门口。

“栾川的实践是对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希望栾川能够和兰考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探索出普惠金融的‘栾川模式’,让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惠及更多群众。”徐诺金对记者说。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叶松 通讯员 李奇朋 孙占伟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phjr/201708/t20170818_122997.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探索普惠金融“栾川模式”纪实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