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阿农商银行围绕金融服务“新市民”,创新服务方式,畅通服务渠道,多点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拓宽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
全行出动,强化推动落实。一是获取“新市民”清单。该行积极与政府沟通协调,通过“四张清单”对接,对全县新市民数据进行摸排,梳理“新市民”清单信息并建立台账,结合“红马甲”服务队,在社区、村居开展金融咨询、信贷服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积极收集新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处理新市民业务需求和意见建议。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10余次。二是扩大宣传渠道。全员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形式转发宣传讲解金融知识,提高新市民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提升新市民风险防范意识。今年以来,累计转发3.3万余次。三是开展金融知识宣教。全行开展防骗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教育,进一步赋能新市民识别与防范金融诈骗的能力,今年以来,建立非法集资宣传站384个,开展宣传23场次。
优化创新,满足金融需求。一是积极推广政策性贷款。大力推行“创业担保贷”“退役军人贷”“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加大免担保、财政贴息等让利力度,多渠道降低新市民融资成本;二是创新信贷产品。积极创新“富民贷”“兴商贷”“消费快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结合智慧营销系统,建立快速受理审批通道;三是持续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加大住房按揭贷款支持力度,适度降低房贷利率,满足合理消费需求。截至目前,累计投放贷款13526万元。
驻点服务,畅通服务渠道。一是做实“错时营销”服务。该行引导客户经理开展“错时营销”式驻点服务,为办理业务的新市民提供不间断营销和服务活动,为客户提供开卡、激活社保卡、存贷款拓展等一揽子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驻点办公1818余次。二是加快“无感授信”。通过电话、微信、面访等方式实现与客户的良性互动,线下送贷上门,线上利用智慧营销系统进行“无感授信”,线下线上融合服务模式实时做好金融服务;三是加快推进“一卡通用智慧社区”建设。陆续上线社保费、取暖费、水费、电费等代收代缴服务,为新市民生活需求提供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32个智慧社区。
来源: 大众网
作者:廖伟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859PA3F0514R9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