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体系不仅是国家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要素之一。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聊城农商银行坚定初心使命,下沉服务网络,积极发展普惠金融,极大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层次和广度,成为普惠金融落地的重要力量。
“以前取钱要走个10多里路,既耽误时间还不安全,现在真是太方便了”,武大娘拿着刚刚取出的500元现金,乐呵呵的向我们说到。武大娘是许营镇贾庄村村民,该村以大棚种植业为主,村民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棚里劳作,由于离银行网点远,办理银行业务极不方便,以前家里有急事需要钱都得跑到十多里外的乡镇上。后来,聊城农商银行在村里设立了农村金融服务站,在村内设有农金员,并安装了农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满足乡村居民对现金存取、转账汇款、补贴领取、生活缴费、交易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
据了解,为全面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群众金融服务需求,聊城农商银行不断下沉金融服务,密织服务网络,不断加大普惠金融建设力度。截至目前,该行已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876个,配备自助金融服务终端876台,年办理金融业务90万笔,缴纳社保26万笔,有效保障广大农区群众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真正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村民切实享受到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在金融服务站,该行还设立了金融服务宣传公示栏,系统介绍了农商银行支农支小的金融服务政策和金融产品,并制作阳光信贷公开服务、申贷渠道及驻村客户经理姓名、联系方式、及服务监督电话等信息公示上墙,让广大村民及时了解该行金融服务政策及相关产品,并对该行的业务进行监督。
“有了这个金融服务公示栏,我们心里敞亮多了,以前去银行办理个业务,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现在我们对银行的一些基本业务和产品都有了了解。而且,上面还有农商行业务人员的联系方式,想办理业务也不用愁不知道找谁了”该村村民贾保池说道,“确实比以前方便多了,从去年开始,农商行还在我们村开展了整村授信,我们连贷款都不用去银行办理了,这变化真大,农商行的服务确实越来越贴心了”。
为了进一步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盲区”,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该行除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和金融服务公示栏外,还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大力推广聚合支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改善乡村支付环境,积极构建立体化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让广大村民享受更便捷、更高效、全天候的移动支付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农区个人智e通客户11.91万户、聚合支付1.03万户,今年以来个人智e通交易量83.7万笔、238.5亿元,聚合支付交易量179.3万笔、28.3亿元,有力提升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捷度。
近年来,聊城农商银行通过持续加强金融创新,积极下沉金融服务,加快普惠金融建设,切实满足了广大农村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激发了广大农户创新创业的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竭的金融助力,切实担负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的职责与使命。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陈吉光
https://www.360kuai.com/pc/919923deb8a161e2b?cota=3&kuai_so=1&refer_scene=so_3&sign=360_da20e874&tj_url=so_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