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37家A股上市银行的三季度成绩单全部披露完毕。从三季报整体情况来看,在营收和盈利并未完全“复苏”的状态下,各家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有增无减,而线上化转型成为银行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方式。
线上转型降成本
疫情影响下,缩减线下运营成本,向“轻型银行”逐步迈进已成为上市银行发力的重点。三季报披露的信息显示,线上化展业提速、手机银行月活增长等都是各行发力数字化转型的直观表现。
农业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业银行依托掌银持续提升线上经营能力,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加快渠道互联互通。截至2020年9月末,线上融资余额达1.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一倍多。与此同时,该行互联网场景数超8万个,较年初翻番。
交通银行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282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7.47%;“买单吧”互联网渠道分期交易额同比增长30.40%;企业电子银行渠道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4.05%;微信云端银行服务客户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38.89%。
中小银行方面,光大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其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云缴费三大APP月活2945万户,同比增长1024万户,增幅53%;云缴费接入项目9343项,较上年末增长2140项,增幅30%;云缴费累计用户6.11亿户,本年服务活跃用户3.57亿户,同比增长18%。
上海银行的线上化速度也十分典型,9月末,上海银行线上个人客户数3739.1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4.60%,保持同业领先;年度活跃客户数717.40万户,同比增长54.03%;互联网中小微贷款余额176.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99%。1-9月,互联网中间业务收入11.14亿元,同比增长37.87%;手机银行APP月活数21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85%;互联网业务的日均存款余额477.14亿元,较上年全年日均余额增长51.73%。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空前
做大做强客户群的同时,各大银行也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帮扶小微,让利实体经济。此前监管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利益,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财务重组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
上市银行三季报也披露了其在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成绩单。建设银行在三季度报披露,因减费让利实体经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3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放缓至4.17%。农业银行称,截至2020年9月末,实体贷款较年初增加1.65万亿元,增量增速均创近5年新高;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542亿元,比年初增长61%,新增小微有贷户48万户,贷款增速、客户增量均居同业前列。中国银行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比年初新增9020.58亿元,同比多增1509.76亿元;境内对公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880亿元,新投放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4.13%,较年初下降50个基点;对公中长期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长22.96%;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1.62万亿元,占新发放对公贷款的比例较去年提升1.4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累计投放疫情相关贷款超3800亿元,助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中小银行也不外,光大银行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光大银行普惠贷款余额1919亿元,提前超额完成普惠金融全年监管要求。浙商银行三季报也显示,期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接近2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7%,占全部贷款的17.34%,占比连续多年位列全国性银行首位。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49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作者:仇兆燕
http://xw.sinoins.com/2020-11/04/content_369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