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大型银行打造普惠金融“国家队”

 

5月26日,银监会发布《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对该项工作的相关内容从组织架构、经营机制、监督管理、配套政策及分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事实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此前已宣布在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中国银行也表示将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整合业务,尽快完成相关工作。大型银行纷纷行动,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突出大型商业银行优势

近年来,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强,二者贷款总量均持续增长。其中,大型银行作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普惠金融服务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例如,建设银行在全国设立了288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中心,持续加大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全部贷款增速2.84个百分点。再如,农行于2009年成立了专门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截至2016年底,“三农”金融事业部的贷款余额达到3.18万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银监会大型银行部副主任梁玲近期曾表示,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需要银行业从供给侧方面,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

  强调“条线化”与“五个专”

梁玲透露称,银监会已经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聚焦小微企业、“三农”、脱贫攻坚及“双创”的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此前农行和邮储银行已设立了覆盖农业短板的“三农”金融事业部,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专门的资源,以及在资本管理、信贷管理、会计核算、风险拨备与核销、资金平衡与运营、考核激励约束等方面单独管理,形成了一套专业且可操作的“三农”模式。“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广到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上。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工作方案,普惠金融事业部将在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专门机制,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梁玲强调,在普惠金融事业部的体制机制上,银监会向各家银行提出了以下要求,主要是在“条线化”的管理机制、“五个专”的经营机制方面。

“条线化”的管理机制,指的是大中型商业银行要从总行到分支机构,自上而下搭建普惠金融垂直管理体系。

“五个专”的经营机制则包括:建立专门的信贷管理政策、信贷评审机制;建立专门的统计核算机制,真实反映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状况;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足额计提减值准备,覆盖减值风险;建立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下达信贷、经济资本、费用、用工等资源计划,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普惠金融业务特点的专项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有效的薪酬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

  满足商业可持续原则

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型银行开展普惠金融具有可持续性,增强银行“普惠”的动力,也是监管机构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对此,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银监会和相关部委将在差异化监管、货币信贷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强化支持保障。包括支持银行完善服务网络,合理把握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业务不良贷款容忍度,发挥财政担保体系对发展普惠金融的支持作用,完善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措施,对普惠金融业务及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准备金、再贷款、宏观审慎评估等方面予以支持等。

据了解,目前已有银行就相关工作开始推进。建设银行方面表示,该行党委成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协调推进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管理和发展;同时,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工作。

5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大型商业银行于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张末冬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gc/ch/201705/t20170527_118190.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型银行打造普惠金融“国家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