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实施“三轮驱动” 增强普惠金融实效

 

对于农商银行而言,发展普惠金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多年来,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坚持实施战略、政策、创新的三轮驱动,切实把普惠金融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实、做优、做细。截至7月末,该行普惠型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

发展普惠金融,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前景光明、意义重大、可以大有作为的事业。多年来,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坚持实施战略、政策、创新的三轮驱动,在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政策红利、释放内生动力三大方面持续发力,切实把普惠金融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实、做优、做细。

截至7月末,海安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368.51亿元,其中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4.03亿元,较年初净增32.18亿元,占比达96.07%,增幅达9.81%,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04个百分点。

在战略驱动中做实普惠金融

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银行自身愿不愿意做的问题,而是在发展定位和规划中保持战略驱动、强化战略落地,持续做深做实普惠金融的问题。

在定位上,确保战略先行。多年来,海安农商银行党委、董事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无论是中长期发展战略还是年度信贷计划,始终坚持发展普惠金融不动摇,将“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三占比四增速”等监管目标纳入管理层经营管理考核内容。在息差不断收窄的大背景下,该行敢于主动压降杠杆、主动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提出“以量补差”的经营策略,通过对信贷投放量的增加实现规模效益,保证利润增速维持在合理水平。截至7月末,该行普惠型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贷款利率6.8%,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

在规划上,确保战略引领。海安农商银行全力做好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明确零售条线、公司条线的前台业务范畴,优化信贷条线中台审批权限,细化责任分工和网格区域。该行将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员工充实到普惠客户经理队伍将之中,建立普惠型贷款独立审批人制度,确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立包括条线考核、专项规模、FTP利润补贴、经济资本等资源支持体系,将普惠金融达标情况纳入支行和各条线考核指标,对未能达标的实施降档处罚且不能评优。

在执行上,确保战略落地。海安农商银行加强普惠金融产品打造,先后推出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致富贷”等多款惠农产品(000061);在全市率先开展“两权”抵押试点。截至7月末,该行共办理“两权”抵押贷款47笔,涉及金额2.59亿元,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占当地市场份额的90%。该行加强普惠金融网络渠道建设,推进“整村授信+”工程,实施网格化管理,拓宽金融产品获客途径。截至7月末,累计走访19.86万户,走访率达87.45%,其中成功授信8.5万户,授信率达42.8%。另外结合金融服务“村村通”要求,为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送上门”,大力推进“最后一公里”服务圈建设,该行还建设了覆盖全市10个区镇、127个行政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在全市发展“易捷通”特约商户500余户,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150余个。

在政策驱动中做优普惠金融

近年来,为推动银行更好地实践普惠金融,国家和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税收等利好政策。在政策红利面前,作为政策执行主体,银行要做的不是“急用拿来”,而是充分落实各项政策,善用、用好、领好各项政策红包。

用好货币政策。海安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再贴现、再贷款政策效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票据融资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型涉农和小微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今年来,全行累计办理再贴现3.46亿元,借入支小再贷款2笔共计3.5亿元,支农再贷款3笔共计13亿元,惠及农户及小微企业201户,较同类企业贷款利率下降1.4个百分点。在调剂资金余缺、实现“腾笼换鸟”的同时,两项货币政策使用也为银行带来额外息差收益,2018年以来的再贴现、再贷款分别为全行增加利润1047.93万元和4080万元。

用好财政政策。海安农商银行充分吃透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关于促进金融创新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等财政奖补政策,切实用好奖补红利。近三年来,按照省财政厅对小微贷款增量部分按1.5‰的补偿标准,全行共计获得贷款风险补偿资金376.03万元;对照县域金融分支机构设立奖励政策,全行累计获得服务业定额补贴3074.34万元。2018年度,因涉农贷款增速达13.6%,高于江苏省全部贷款平均增速1.71个百分点,申报各项奖补资金757万元,其中涉农贷款增量奖励435万元,风险补偿资金322万元。该行积极用好财政贴息政策,推出下岗再就业贷款,由人社局和财政局提供担保,财政贴息50%,共同解决下岗职工“贷款难”“创业难”。截至7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下岗再就业贷款236笔3251万元,带动就业超千人。

用好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17年来连续印发多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减免和贷款核销税前扣除政策。政策出台以来,海安农商银行组织财务、信贷多条线充分研究、一体把握,将政策中关于贷款利率水平、额度控制要求,提前用于指导定价文件、嵌入信贷定价模型,有针对性地倾斜“三农”、小微信贷资源,为后续税收申报减免奠定基础。2018年度,该行小微企业及小额农户贷款利息收入合计免税1081万元。

在创新驱动中做细普惠金融

在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日趋同质化、数字金融蓬勃发展的今天,就农商银行而言,创新不是过分追求“高大上”,而是确保“接地气”,细化创新符合本地客户需要的、实实在在的普惠举措。

从客户角度,强化让利方式创新。海安农商银行推动人为定价向系统科学定价转变,启动产品定价系统,主动下调普惠金融、民营小微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实现“一户一定价”。截至7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执行利率较年初下降0.21个百分点,共计让利超6500万元。针对企业续贷特点,该行建立预授信制度,确保在贷款归还后当日及时发放贷款,保证提前授信、无缝对接。自实施以来,累计帮助企业节省过桥费用超3000万元。创新“周转贷”“循环贷”等无还本续贷产品,从机制上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先还后贷”资金筹措压力,减少“过桥”资金成本。产品推广以来,共计发放“周转贷”“循环贷”72笔,无还本转贷5.91亿元,共帮助47户企业有效化解资金周转难题。

从员工角度,强化激励机制创新。海安农商银行坚持将“增户扩面”工作列入客户经理月度考核范畴,对小微企业客户按照每1户统计为3户的方式进行计酬。强化FTP考核,区分贷款金额大小设定不同薪酬系数,降低1000万元以上企业贷款FTP系数,提升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FTP系数,对3000万元以上贷款按10%打折计算,通过精准考核提升普惠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免责激励机制,出台小微企业授信和自然人小额贷款尽职免责工作细则,对50万元以下的阳光信贷业务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实行1%和3%的不良率容忍度,切实缓解客户经理“慎贷”“畏贷”的心理负担。近三年来,该行累计对92笔涉及小微企业的贷款进行责任认定,涉及贷款金额6.11亿元,其中对涉及88户小微企业的贷款实行了尽职免责。

从政府角度,强化合作模式创新。海安农商银行与政府机关部门加强合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该行与政府性农担公司合作,发挥保险增信作用。作为全市首家办理涉农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和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机构,结合各类农业主体实际,该行实施相应的利率优惠,目前已发放农业担保贷款8403万元。与税务局合作,该行推出线上贷款产品“税易融”,以客户在税务部门的税收申报数据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授信依据。与农发行合作,创新开办“支农转贷”“联合授信”业务,对农业项目优质客户匹配适度政策性贷款和基准利率,帮助降低融资成本,实施不到1个月已完成授信400万元。与科技局合作,联合推出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贷款“科技贷”,目前累计发放贷款4.43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近百家。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江炜鑫(江苏海安农商银行行长)

http://epaper.financialnews.com.cn/jrsb/html/2019-08/29/content_294257.htm?div=-1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实施“三轮驱动” 增强普惠金融实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