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第二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表示,当下,普惠金融尽管取得很大的成效,但依旧面临一些挑战,包括金融资源的不平衡不充分、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保险行业应该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参与到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来。
他具体谈到,一是创新商业模式,重视服务体验,针对广大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地区保险产品不完善的地区,广大的保险机构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二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服务水平。邢炜谈到,普惠金融受众群体通常在资产抵押、市场规模和风险承受能力方面比较弱,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同时,保险业还要高度重视消费者教育风险提示,加大对保险知识的宣传的力度,加强社会公众对普惠金融功能作用的认知,增强公众的金融风险认识,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群体的参保率。
三是形成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合力,通过各方联动,推动普惠保险常态化,建立起各方沟通机制,为普惠金融、普惠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邢炜表示,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考核机制,加强对普惠金融、普惠保险可持续性经验案例的总结,鼓励各保险机构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对普惠金融中涉及支农扶贫的机构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切实调动保险机构参与普惠金融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监管和监督,将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纳入监管框架,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坚决打击使用普惠金融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等一些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普惠金融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此外,邢炜还介绍了保险业近年在普惠金融方面的一些成果。
一是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逐步开展贫困人口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特色农业产业保险、借款人相关的贷款保证保险、农产品价格保险等扶贫业务,覆盖了贫困农户所面临的大部分风险类型。
二是农业风险保障和农业基础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201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572.65亿元,为近2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保障金额达到3.46万亿元,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三是保险业有效参与并改善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比如通过发挥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优势,探索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扩大保险业服务小微企业的规模。此外,各地区保险机构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以信用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产品为主要载体,与政府、银行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张末冬
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ncjr/phjr/201908/t20190802_165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