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60090

海安市政府加强金融普惠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普惠,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逐步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普惠平台体系,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比重。截至2018年底,我市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490.18亿元,占企业贷款总额的66.36%,同比增长10.4%。其中,具有普惠性质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0.26亿元,同比增长35.8%。

当前,我市金融普惠仍存在金融服务覆盖不均衡、信息不对称,部分中小企业不了解政策、不主动咨询,担保圈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现象。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的,也有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造成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和办法,切实推进全市金融普惠工作实现突破。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一是科学制定财税政策。立足公共财政职能,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普惠业务发展。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相关税收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强化风险排查整治。有效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排查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隐患,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提高监管能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加强普惠金融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层面进行金融普惠知识普及和业务推广,通过银企对接座谈、上门讲解服务等方式加大金融普惠政策的宣传。同时,加强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培养,奠定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

完善银行金融服务。一是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在不同领域、不同经济发展周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普惠政策,采取科技手段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率,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确保企业服务全覆盖。二是优化信贷流程。各金融机构按照客户类型、行业细分等信息,设立信贷专营小组和审批条线,探索组建小微金融、阳光金融等事业部和小额贷款线上批量处理模式,实现信贷管理集中化和专业化,提升审批效率,力争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审批流程长、担保难、转贷难的问题。三是提升风险防控处置能力。各金融机构加强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前置防控关口,提高信贷风险管控水平。全力推进不良贷款清收,创新处置方法,因户制宜、因时施策,根据不良贷款、瑕疵贷款、隐性风险贷款不同形态,采取针对性清收方式,实现精准清收。

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企业内涵提升。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公开制度,促进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打造企业文化和品牌质量,全面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做到遵纪守法、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依法纳税,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二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开展高层次的产学研对接合作,全面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切实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引进研发人才、加快研发新产品,实现“小升高”,更大幅度享受政策优惠和金融扶持,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加快企业做优做强。进一步解放思想,接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要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为主要方向推进技术改造,全面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概念,进一步拓展发展思路,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来源:海安日报

作者:蒋鹏程(海安市政府党组成员)

http://www.haribao.com/html/2019-04/17/content_3_4.htm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安市政府加强金融普惠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sdpuhuijinrong.com/view/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