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是海洋经济大县。在这片热土成长起来的苍南农商银行,坚持“扎根县域、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坚定不移走小额金融发展道路,倾力“做小做散”,目前在全县23家银行机构中,贷款市场占比26.75%,贷款客户数12.83万,户均贷款15.09万,贷款覆盖面达35.38%,每三户家庭就有一户有贷款余额,树立起普惠金融的苍南样板。
创新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苍南农商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服务乡村振兴规划,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等五大方面,配套金融服务供给。选派309名优秀党员干部到乡镇村居挂职,担任乡村振兴金融特派员,全力以赴服务乡村振兴。
苍南县有两个民族乡,经济相对薄弱。苍南农商银行与苍南县民宗局共同合作,推动少数民族乡实现乡村振兴。不久前,苍南农商银行宣布,将通过开展少数民族农户建档和整村授信评议,每年投放不少于1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岱岭、凤阳两个畲族乡的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村消除薄弱村转化项目融资给予贷款利率优惠,优先选择在少数民族乡村建设丰收驿站,提供小额存取款、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全面扫除金融服务空白。
苍南农商银行坚持以差异化经营深推普惠金融,加速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通过客户经理走出去、整村授信、实行团队营销、简化贷款手续,扎实推进增户扩面及小户提额工作,实现信贷资源广覆盖,为每一个农户提供金融产品支持。至今年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72.5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82.96%。
丰收驿站服务万千农户
依托“场内、场外”共同发展理念,苍南农商银行将传统营业网点定位为经营“主干”,将丰收驿站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二线品牌”,定位为经营“枝叶”,提出网点型、专职型、兼职型、附行型、简易型等五种驿站建设,融合金融、电商与社会服务等功能,满足不同地域客户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将社保、计生、民政、农业、林业、国土、住建等行政服务事项纳入驿站业务范围,努力将丰收驿站打造成为具有品牌特色的社区“微银行”。目前已累计开立丰收驿站187家,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半径,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苍南农商银行出台商户与客户的扫码补贴激励方案,积极推广“一码通”和“智能付”收单产品,努力打造县域支付金融生态圈。上线丰收缴费通产品,实现学费、党费、物业费等缴费服务,实现线上获客,提高互联网客户覆盖率、活跃率及客户关联度。自主开发“丰收商惠”微信小程序。网罗优质的联盟商户,建立集客户让利、商家营销及银行关联建设于一体的商户优惠平台,实现线下活动的线上推广,银行与商户间的资源共享。
苍南农商银行不断优化渠道布局,设立448家助农服务点,2017年累计提供服务39.6人万次,布放ATM机334台,2017年累计交易笔数981.7万笔、金额311.3亿元,累计发行200万张丰收卡,为苍南130多万人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村偏远地区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基本实现“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目标。
“光伏扶贫”贷来光明前程
这段时间,苍南县兴文村低收入户蔡起远每天都要看好多次电表,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原来,在苍南农商银行5万元贷款支持下,蔡起远在自家楼顶上建起了5千瓦的光伏电站。目前,蔡家的小电站已经发电近1600度,按每度电1.1元的价钱出售给国家电网。有了这个小电站,让蔡起远对即将到来的老年生活不再担心:“每个月虽说只赚几百块,但足够我的生活费了。”
兴文村是苍南县扶贫重点村,自去年6月起,苍南农商银行率先在兴文村开展“光伏扶贫”项目,帮助兴文村200户低收入农户进行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已为蔡起远等第一批115户农户发放贷款,金额共计700万元。
苍南农商银行以低收入农户扶贫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苍南农商银行与苍南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联合,面向低收入农户创新推出“统购统销”精准脱贫项目。农商银行负责向低收入农户发放丰收爱心卡,提供额度最高5万的低息贷款。低收入农户则可以用丰收爱心卡专项贷款资金购买原材料,交由指定企业负责加工和统一回购,并让利给农户,承担农户部分贷款利息;且农户可另外获得3%的财政贴息。目前,已经完成首批40户低收入农户贷款发放,贷款金额达200万元。综合贴息与企业让利,低收入农户每年都有不低于2000元的收益。
苍南农商银行副行长林佳立告诉记者,为使金融扶贫更加精准到位,苍南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整村扶贫”模式,以实施农户建档为抓手,组织客户经理以行政村为单位,上门了解每一户家庭基础信息,筛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农户,以整村因户施策方式进行帮扶。通过“整村扶贫”模式,实现了低收入农户支持的广覆盖。
整村授信推动诚信建设
苍南农商银行坚持“小额、流动、分散”信贷投放原则,通过做好农户建档、简化贷款流程、加强信贷产品创新、大力推广家庭信用贷款。
马站镇界牌村地处浙江福建两省交界处,拥有良好的深水港湾,村民以海水网箱养殖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多年来,该村一直无逾期贷款,被评为省级”信用村”及市级”网银支付示范村”,村民视信用为生命,一直有互帮互信的好传统。
苍南农商行紧紧抓住界牌村的信用优势,率先在该村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整村授信”工作,由银行工作人员、村理事及村民代表组成农户集体公议授信评议小组,对全村农户家庭的经营项目、经营规模、家庭总资产、年总收入、可授信额度等内容开展集体公议授信,最终确定了53户共1055万元的信用贷款授信,授信期限为两年,户均授信额度约20万元。另外,苍南农商行还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户,执行专项支农利率,加大对省级信用村的支持力度,扶持当地农渔业发展。
“道德信贷”关爱道德模范
凭借道德模范的身份,苍南县赤溪镇群众卢立鹏从银行获得了3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卢立鹏因乐善好施去年被镇上评为“助人为乐模范”称号。 “家里经营海鲜干货生意,这笔贷款帮我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问题。”他高兴地说,
去年, 赤溪镇组织开展民间道德奖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模范先进人物36名。这些道德模范全部来自农村基层,包括村庄保洁员、调解员、渔民、农民、辅警、个体经营者等。
为强化“好人好报、德有所得”的社会氛围,在群众心中树立文明有价的道德观念,镇委镇政府联合苍南农商银行赤溪支行推出了“道德信贷”项目,通过金融资金支持等方式,帮助道德模范人员投资兴业、增收致富。
据介绍,与普通贷款相比,“道德贷款”享受“三优”政策。一是授信优先,最大贷款额度为30万元;二是利率优惠,低于普通贷款利率;三是服务优先,贷款申请提交后优先受理。
两大目标彰显普惠情怀
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筑起了苍南农商银行的良好口碑。一串串数据,彰显苍南农商银行将普惠金融进行到底的决心与恒心!
截至今年7月底,苍南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64.4亿元,存款客户数145万,存款市场占比40.07%,同县域工农中建交五家合计市场占比持平;各项贷款余额达207.97亿元,贷款市场占比26.75%;贷款客户数12.83万,贷款覆盖面达35.38%,直接带动了40多万农民的增产增收;农户建档数、支农户数、存款市场份额、活期存款占比、人均创收等10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农信系统前茅。
苍南农商银行有两个发展愿景:第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区域最贴心的银行;第二是在省级文明单位基础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这与很多中小银行追求规模,争取上市的目标有很大不同,但却与他们普惠金融发展理念相得益彰。
稳居本土金融市场小冠军,站在全国县域农商银行发展的最前端,苍南农商银行始终居安思危,有着强烈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全力推进转型发展。
转型方向在哪里?苍南农商银行董事长王志刚一语中的:“让每一位苍南人有金融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苍南农商银行。”
来源:中国县域金融报道
作者:徐楠 阚琨
https://mp.weixin.qq.com/s/8fq2ycKt5zeBEEU7z2Y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