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称,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相关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化解。同时,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易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下降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这种形势下最先伤及的就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在信贷、发债、股权融资这三个方面都很困难,这三个渠道是民企融资主要的渠道。
这三个困难互相联系,只要在一个方面有困难,对其他两方面也可能造成影响。易纲进一步解释,比如说一家民企发债发不出去了,有可能银行要抽走贷款,有可能发债发不出去的消息也会影响资本市场,造成股票面临平仓压力。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在贷款上的困难、在发债上的困难、在股权质押融资上的困难有效地予以化解。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人民银行从宏观上营造稳健中性的货币环境,使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总闸门上,央行已四次降准,共释放约4万亿元流动性,除去对冲了一些到期资金后,净释放2.3万亿元流动性。
易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总“龙头”上释放够了,池子里的水很多,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今年另外一个工作就是怎么使这些流动性流到民营企业和最需要的地方。易纲指出,央行采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
其中第三支箭就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易纲指出,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易纲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还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扩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试点,目前已有30家民企正在抓紧准备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工作,另外人民银行正在与证监会紧密协作,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公司债券的具体方案。